1996年以前,荆沙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北岸。为地级市,辖松滋县、公安县、监利县、京山县,代管石首市,洪湖市,钟祥市。人口约800万,有汉、蒙古、回、苗等民族,汉族为主。
春秋战国时为楚郢都的外港和渡口、名江津,意为长江渡口。唐已初具规模,称沙头、沙头市,简名沙市,意为沙洲顶端集镇,为茶叶转运口。宋时号称“三楚名镇”。清时先后称沙市镇,沙市巡司,沙市汛。1949年置省辖市,1956年为荆州地辖市,1979年复为省辖市。1994年10月,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和江陵县,改立荆沙市和沙市区、荆州区、江陵区。原荆州地区的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由省直辖。
位于荆沙市中心城区的沙市港为长江航线重要港口之一,年吞吐量400多万吨。省公路交通中心,207国道纵贯南北,318国道横贯东西,通车里程5390千米。历来为江汉平原粮棉集散地。现已建设成为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全国著名的中等轻纺工业城市,兼有化工、机械、电子、建材等行业,为湖北省出口工业品生产基地之一。1981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土特产品有沙市甜酸独蒜、南湖萝卜、北湖藕、芦花枕头等。
地处楚文化中心,名胜古迹众多,加之湖堰星罗棋布,整座城市风光秀美。荆州古城内的荆州博物馆是中国十大博物馆之一,藏世界级精品100多件。名胜古迹有章华寺、孙叔敖墓、春秋阁、万寿宝塔等。光绪二十四年(1898)订立了不平等的《沙市日本租界章程十七条》;日本夺沙市划租界设领事馆等事件均发生在此。
荆沙乃楚文化之发源地,从宗庙祭祀到戏曲形成,有它延续不断的史实,南北曲曾在这里盛行,昆弋二腔角逐于明代,公安派袁小修笔记早有记载,楚调、郢曲在民间广为流传。荆沙自古商业繁盛,亦是戏曲之乡,曾享有“戏迷城”之美称。历代戏曲艺人从民间走向“家乐”班,后又走向专业谋生之路,不断在艺术上取舍加工创新把戏曲推向前进,成为广大群众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
荆沙地处长江中游,为东西南北交通之枢纽,物产丰富,且人杰地灵。
早在明清两代政治蛮不贤明,常有外寇入侵,百姓流离,然荆沙在万历年间,就出现了昆、弋二腔争盛的局面。清、嘉道年间至光绪年后就有诸多戏班,云集荆沙,把这里闹得沸沸扬扬,拥现出、“三元”、“太寿”、“太和”、“同乐”四大名班。民国初期军阀混战,诸多戏曲名角却从这里脱颖而出,如汉剧泰斗余洪元就是一例。抗战时期,武汉沦陷后,荆沙亦成了宣传抗日的大后方,京、汉、楚、话各种剧种亦云集于此,全国解放后,戏曲在这里展示了更大的生机,剧院(场)之繁忙,观众之踊跃可谓达到空前。
在荆沙土生土长的荆河戏,明代初期即已形成,当时俗称“上河戏”雅称“楚调”和“郢曲”与汉剧同源同流,原以高、昆二腔为主,后为“南北路”(即皮黄)所代替,是皮黄声腔中之古老剧种,明清时期称盛于一时,后南移为湘省之主要剧种,目前,该剧种虽在我省已衰零,但仍有荆沙的业余票友中的四代五代传人承演,他们为了保持这个剧种常年坚持演出活动,很受欢迎,报社电视台亦常有报道。今年5月的“荆州国际龙舟节”他们以《斩三妖》等剧在广场亮相,观众人山人海,很受欢迎。
汉剧,乃湖北地方剧种,荆沙是它发源地之一,汉剧的皮黄声腔对京剧的形成产生过重大影响,荆沙也是汉剧的摇篮,早年汉剧演员想出名,必须先到荆沙唱红,然后冠以“荆沙名角”之称号,方能到武汉打响,可见荆沙观众对汉剧之钟爱,欣赏兴趣之高。解放初期,荆州(包括沙市)有六个专业汉剧团,为湖北省各专区之最,现在则几乎见不到了。但另一方面汉剧业余班社如雨后春笋比比皆是,仅在沙市,市区内就有“老年大学汉剧班”,常年在七彩歌舞所活动,近期还有“开心汉剧荣社”和“崇文兴汉剧社”。
崇文兴汉剧社原系沙市业余汉剧团,名票众多曾在市总工会及搬运工会活动,荆沙合并后,更名荆州市业余汉剧团,去年由沙市区崇文街办提供了活动场所接纳该团改为现名,在一年多的时间内,自筹资金,购置服装,搭起小舞台,演出了代表传统剧目70余出、120余场,观众达万人,同时还不断演新创新到广场社区演出,在观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在荆州草市镇,有个汉剧票友王德怀自出资金购置服装道具,自己组班在江陵公安一带演出,亦颇受欢迎。在监利,有县文化馆组织成立的汉剧票房,亦办得红红火火;洪湖丰口一带,汉剧业余同仁甚多,他们自行组班四处演唱,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沙市对江陵埠河镇,荆沙近郊的岑河,江陵的郝穴,潜江的张金河等地都在汉剧票友不时开展活动。业余汉剧在荆沙可以说形成了一个网。
地处湖北的荆沙人也喜爱京剧,前些年专业京剧团遍布于荆沙的沙市、监利、松滋、洪湖和荆门等地,眼下专业剧团虽境况困窘,但荆沙的业余京剧爱好者却是“群雄四起,方兴未艾”。
荆沙的业余京剧活动有自己的特点,市邮电局、公安局、老干局等单位内部都有京剧演唱活动,还有些学校也开展京剧活动,以艺术教育为目的。其中以沙市新世纪小学为突出,校长还聘请了专业老师任教,开京剧课,培养了一批娃娃票友,在省、市甚至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
此外,江汉石油学院亦办起了学生京剧班,邀专业人员主教,办得很有生气。荆沙市少年文化宫也有部分票友定期开展活动。
荆沙人有热爱戏曲的传统,他们热爱戏曲的积极性是巨大的票友们的自发性潜力也是无穷的。从目前民间戏曲发展形式来看,可以说与专业文艺团体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若推动和发展,专业与业余会有一个良性互补。
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99号)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
1996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111号)将荆州市管辖的京山县、代管的钟祥市划归荆门市代管。
从此,荆沙市退出了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