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耦合效应与协同管理
内 容 简 介本书[1]以系统科学理论思想为指导,运用现代回归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系统分析了水肥对作物生长及产量、林草生产力的耦合效应,总结了田间水肥管理的协同管理模式,对促进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林、果、草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全书共分六章。第一、二章是土壤肥力基理及水肥耦合效应的生理生态学水肥耦合效应与协同管理
原理,第三、四、五章是水肥对农作物、林及草等几种植物的耦合效应,第六章为水肥协同效应管理技术,附录对水肥耦合效应组合试验方法作了简要介绍。本书可供农业科学工作者及有关院校师生阅读。
前言从人类认识了水及矿质元素对植物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德国学者李比西的开创性研究工作以来, 人类就一直在探索通过施肥和灌水来提高植物生产力的技术和方法。随着水肥投入的增加,植物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从世界范围看,农产品的生产基本满足了人口巨增的食物需求。但由于人口巨增,水资源的有限性,特别是化学肥料和农药的过量施用使其相关资源不断减少,同时又引发环境污染和导致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加,因此,人们又开始苦苦探索水及化肥的合理、高效施用技术。长期以来,因受传统学科及研究人员知识广度所限,人们多从自己的专业特点出发,从事水或化肥施用技术的单项研究。随着系统科学思想的传播和应用,人们似乎看到了进行复杂问题综合研究的曙光。农业生产中的模式化栽培技术及农田水肥耦合效应则是系统科学在农业综合研究中的成功典范。水肥耦合效应是80年代提出的田间水肥管理的新概念,其核心是强调影响植物生长的两大环境因素“水”及“肥”之间的有机联系,利用其间存在的协同效应,进行化肥及植物管理,以提高植物生产力和水肥利用效率。“七·五”以来,我们就在国家攻关项目的支持下开展此项研究,先后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采用组合回归设计的方法开展水肥对春小麦、葫麻、马铃薯、谷子及牧草的试验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为系统而全面反映十余载的研究成绩,在研究课题组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本论著的编写工作。
编著者穆兴民 著
作 者 简 介??
穆兴民,男,1961年6月生,陕西华县人??。1980年求学于北京农业大学 农业气象物理系,1995年在澳 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农林学院进修,曾任中国科学院水土保 持研究所资源 环境室副主任。1984年以来,一直在黄土高原从事农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研究工作 ,先后参加或主持国家攻关“65”、“75”、“85”、“95”专题的研究,国际合作和有关基金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30 余篇,参加专著编写5 部,获国家、省(部)科技成果五项。本论著由下述人员具体完成, 绪论、第一、五、六章及附录由穆兴民执笔,第二章由张岁岐执 笔,第三章由徐学选、何华、穆兴民执笔,第四章由王力、侯庆春、穆兴民等
目 录内容简介
前 言 ……………………………………………….…I
绪 论 ………………………………………………....III
第一章水肥耦合效应的基本原理 ………………. … …1
第一节 农田水分的肥力基础 …………….……… …..1
第二节 植物生长的土壤矿质营养基础…….…………20
第三节 水肥对植物的协同效应原理……….…………37
参考文献 …………………………………….…………44
第二章 水肥耦合效应的生理生态基础…………….….50
第一节 水肥对作物养分吸收及代谢的影响……….….50
第二节 无机营养对作物水分利用的影响…………..…54
参考文献 ……………………………………………..…73
第三章 水肥耦合农作物生产效应……………..……....78
第一节 水肥对小麦的耦合效应……………..……… ...78
第二节 水肥对马铃薯的耦合效应……………………120
第三节 水肥对谷子及向日葵的耦合效应…..……..…137
参考文献 …………………………………….. …….…142
第四章 水肥对杨树生长的耦合效应………. .…….…149
第一节 水肥对杨树生长的影响………………….......149
第二节 水肥对N肥利用率的影响……………… ..…165
参考文献 ………………...………….……………. .…175
第五章 水肥对沙打旺的耦合效应……………….…. 177
第一节 水肥对沙打旺产量的耦合效应…………..… .178
第二节 水肥对沙打旺养分吸收的耦合效应………… 190
参考文献 …………………………………………….…195
第六章 田间的水肥协同管理 ……………………..… 196
第一节 水肥效应的气候应变的管理………………... 196
第二节 地面覆盖的水肥协同管理…………………....201
第三节 农田节水的水肥协同管理 ………….…….…212
参考文献 .…………………………….…….……….… .230
附录.……………………...…………………..……. ..…..241
参考文献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