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红·采莲人和采莲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宫调名越调、曲牌名称小桃红,作者杨果(散曲作家),创作于金末元初。这支小令以及其婉曲的语言,抒发了深沉的兴亡之感。这是一支含蓄深沉的曲子,符合诗歌以最经济的篇幅表现最丰富的内涵的要求。

目录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注释译文作品简析作者简介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越调】小桃红·采莲人和采莲歌

创作年代:金末元初

作者姓名:杨果

作品体裁:散曲·小令

宫调名称:越调

曲牌名称:小桃红

作品原文【越调】小桃红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1]

注释译文[注释]

⑴南朝旧风:指南朝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曲,向来被视作亡国之音。

⑵司马泪痕多:司马指唐诗人白居易,曾被贬官为江州司马,作《琵琶行》,结尾两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此用其意。

[译文]

采莲人唱和采莲歌,杨柳岸边一叶小舟轻轻地划过。那一片欢声笑语,全然不顾忌把静夜中的鸳鸯梦惊醒,怎么了?此时有人独自来到江楼上。别云唱那让人伤心的南朝旧曲,以免引得失意的人落泪。[2]

作品简析杨果是由金入元的散曲作家,金亡以后五年才出来做官,所以面对兴亡,他感慨良多。《小桃红·采莲人和采莲歌》这支小令以及其婉曲的语言,抒发了深沉的兴亡之感。这是一支含蓄深沉的曲子,符合诗歌以最经济的篇幅表现最丰富的内涵的要求。[1]

作者简介杨果

(1197—1269)金末元初散曲作家。字正卿,号西庵,祁州蒲阴(今河北安国市)人。早年以章句授徒。金正大(金哀宗年号,公元1224—1232年)初登进士第,官偃师令,以廉干称。金亡后,杨奂征河南课税,起用为经历。史天泽经略河南,举为参议。公元1260年(中统元年)官北京巡抚使,次年拜参知政事。公元1269年(至元六年)出为怀孟路总管,以老致仕,同年卒。《元史》有传。杨果工文章,长于词曲,有《西庵集》。与元好问交好。其散曲作品内容多咏自然风光,曲辞华美,富于文采。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花柳芳妍”。[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