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圣若望·鲍思高(San Giovanni Bosco, 1815年8月16日—1888年1月31日),1 8 1 5 年鲍斯高神父在意大利北部的都灵16英里的小镇碧基新堡出生, 家境清贫, 两岁父亲病逝, 幸有慈祥而虔诚的母亲, 教授他认识天主的信仰。他虽然出身贫寒, 但借着坚强的奋斗, 聪颖的领悟力, 终可接受高深的教育。
晋升铎品后, 从乃牧灵和福传工作。 1 8 5 7 年创立慈幼会, 不久又创立了圣母进教之佑修女会。有教无类、 作育英才是鲍斯高神父办学的宗旨, 特别是引导叛逆的青少年, 重纳正轨。他是教育家及青年的导师, 他带给全世界不可胜数的男女学童, 得到新颖的知识技能和纯洁的基督精神。
个人经历这是华道角,亦是整个慈幼家庭的核心所在。 1875 年,首批传教士是在这里被派遣出外传教的,直到今日,所有慈幼会的传教士也在这里受派遣到世界各个角落去的。
鲍斯高神父于1844 年的梦境中已看到这座圣殿了。
一位女牧童叫我向南面看看,我看到一处种满了玉米、马铃薯、卷心菜和其他疏菜的田园。 「再看一遍!」我再看之后,见到一座宏伟的大圣堂… …。在里面挂着一张横额,上面用拉丁文写着几个大字:Hic Domus mea, inde gloria mea。意即:这是我的家,从这里将发显我的光荣。
我于是记着这块种满了马铃薯和玉米的地方。我很快就发现这正是青年中心外面的那块田地,从此,我就称它为「梦境之地」,即现在圣母进教之佑大殿所在的地方。
1862 年,我对贾理哀劳神父说:圣母希望我们以『进教之佑』的称号来恭敬她。因为现在时势不好、环境恶劣,我们十分需要圣母的帮助和保护公教的信仰。我们要在这里建一座圣堂,那将是一座雄伟、敬礼圣母的圣堂。
我于是选了Antonio Spezia 工程师来建设这座圣殿。他采用了威尼斯圣佐治大教堂的外墙设计;圣堂的圆顶上有圣母的雕像;两座钟楼;在外墙上有八位圣人,而在每个钟楼上有天使;在外墙的中间有耶稣与儿童的塑像;在下面有圣若瑟和圣类斯。在钟上面有杜林的主教、圣默示(Maximus) 和圣方济沙雷氏主教;外墙正上面,有杜林市的三位殉道者: Solutor, Adventor 和Octavian。
政府官员批准了这个设计,但他们觉得称它为「进教之佑」大殿却有些不妥,我照样让他们去谈论,但我仍坚持用这称号。
我将建筑的工程交托给Charles Buzzetti,他是我在廿年前所遇到的一位砖匠,但现时已成了一位有名的建筑商了。
财务长安琪‧沙维豪神父却不希望我开始建这圣堂,因为我们没有钱。但我对他说:「我们在哪个时候是因手上有钱才开始我们的工作呢?我们要让上天去安排呀!」当Buzzetti 向我索取首批的建筑费时,我将我口袋内所有的钱、八毛钱,都放在他的手中! Buzzetti 惊愕地望着我,但我对他说:「不要怕,圣母会送钱给我的。」
她真的送钱给我。当这座宏伟的圣殿于1868 年落成及祝圣的时候,我清楚地记着:这个圣殿内每一块砖头,都代表着圣母所给予的恩宠。当时杜林的报章这样记载着:这座圣殿是由穷人所建,亦为穷人而建的。
文章中的“我”是指圣若望·鲍斯高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