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卡岩型石榴子石矿床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学科:矿床地质学

词目:矽卡岩型石榴子石矿床

英文:skam-type garnet deposit

释文:石榴子石矿床成因类型之一。矿床产于弧后岩浆带及其继承性地区,系花岗岩浆侵入超基性岩或白云质大理岩接触变质成矿。超基性岩变质者,产于放射状节理中,矿脉长3~5米,宽1~20厘米。钙石榴子石色翠绿,透明,晶形完好,粒径3~5毫米,被包裹在石棉或高岭土中成卵形集合体产出,是珍贵的翠榴石。白云质大理岩接触变质者,矿体产于矽卡岩带内,呈透镜状、脉状,长30米,宽几米。石榴子石集中成10厘米至5米大小的囊状、透镜状、团块状,平行围岩界面在矿体中断续分布。石榴子石翠绿和黄绿色(翠榴石)、蜜黄色(肉桂石),晶体自形一半自形,粒径3~10毫米,高透明,含矿率5千克/米3。如新疆托里县萨尔托海北(超基性岩接触变质)、新疆布尔津县冲平(白云质大理岩接触变质)石榴子石矿床。[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