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伊利石粘土矿床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学科:矿床地质学

词目:宜兴伊利石粘土矿床

英文:Yixing iHite clay deposit

释文:又称宜兴陶土矿床(Yixing pot clay deposit)。是中国陶土的著名产地。位于江苏宜兴南部的丘陵山区,已探明可烧制紫砂陶器的陶土矿床8个,含矿地层主要为上泥盆统五通组、下石炭统高骊山组及上二叠统龙潭组,次为中泥盆统茅山组和下二叠统堰桥组。在五通组中,陶土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分布,可采矿层2~7层。最大矿层长大于600米,延深大于500米,平均厚18.46米。高骊山组中,矿层赋存在中、下部,最大矿层长1500米,延深539米,一般厚14米。龙潭组中,矿层赋存在该组的上、下部,矿层长200~1000米,延深数十米,厚2~13米。茅山组中,矿层赋存在上部,但较薄,局部有3层可采,最大矿体长600米,延深80米,厚0.9~2.6米。堰桥组中,有4个矿层,矿层长600~900米,延深40~180米,厚5~8米。矿石类型有甲泥(紫红色粉砂质页岩,为制陶的主要原料)、紫砂泥(富含铁质的粉砂粘土或泥岩)、白泥(呈灰白色的粉砂质粘土或泥岩)及嫩泥(呈土黄绿色含粉砂的软质粘土或泥岩)4种。矿石矿物主要有伊利石、高岭石、石英,其次含有白云母、绢云母、蒙脱石、叶蜡石、长石等。一般含Al2O3 18%~25%、Fe2O33 0 85%~9 06%、Si02 56 05%~70 70%。耐火度大于1440~1690℃。[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