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白内障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药物性白内障是白内障的一种常见类型,主要是由于药物导致的。如果长期接触化学药品或使用某些药物可导致不同程度的晶体混浊。

原因药物性白内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皮质类固醇白内障为后囊下皮质性混浊。

2.氯丙嗪白内障长期服用总量在350克以上,可出现晶体前后囊下棕色或灰白色小点沉着并向深部发展。

3.三硝基甲苯白内障(TNT白内障)多发生在接触TNT二年以上的人员,初起时成人核及前后皮质内有点状混浊,逐渐发展成环状、楔形、盘状至完全混浊。

在治疗药物性白内障时,要避免长期服用某种药物,隔离有害视力的工作环境以及个人的防护,对于某些严重的药物性白内障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1]

治疗1、应注意合理用药。如长期接触一些可能致白内障的药物和化学药品时,应定期检查晶状体。

2、如果发现有药物白内障,应停用药物,脱离与化学药品的接触。

3、当药物性白内障明显影响到工作和生活时,恪守束摘除白内障和植入IOL。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