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作品名称】临江仙·独客单袭谁念我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姓名】纳兰性德
【作品体裁】词
原文临江仙
独客单袭谁念我,晓来凉雨飕飕。缄书欲寄又还休,个浓②憔悴,禁得更添愁。
曾记年年三月病③,而令病向深秋。卢龙④风景白人头,药炉烟里,支枕听河流。
注释①永平:清代永平府,在今山海关一带,纳兰护驾巡游关外,此为必经之地。
②个侬:那人。
③三月病:作者所指未详。味其词意,约与闺中人病有关。或是指伤春意绪,即谓春愁。
④卢龙:今山海关西南一带,滦河流经此地,清代属永平府。深秋之时,卢龙地区风景萧疏,故云令人伤感而致暗生白发。
赏析这是一首边塞词。用词体咏边塞风情,宋元以来并不多见。纳兰几度扈驾宸游或奉命出使塞上,写了几十首边塞词,这对词史是一大贡献。其中不无豪迈的气度和壮阔的场面,但绝少开怀乐观,而是大多苍凉悲枪的意绪。严迪昌《清词史》云:“几乎是孤臣孽子的情绪。”此篇也是如此。康熙二十一年(1680),是年云南之乱已荡平,三月,康熙皇.帝以祭告永陵、福陵、昭陵,祀长白山之名东巡。纳兰以一等侍卫护从。本篇或作于此行途中。词之上片写乡关客愁,思念闺阁中人的心情。前二句写自己孤眠独卧的寂寞,后三句写欲寄还休的矛盾心理,说的是怕增加妻子的相思之愁,实为自己愁情难遣。这是从对面去写的加一倍的写法,抒情更为深透。下片进一步写这种客愁难耐,相思难解。前二句写病由春起直到秋深,可见“病”之深重。后三句则用眼前景表达无穷无尽的愁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