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古代用以殉葬的木偶。
历史春秋时期西汉马王堆彩色木俑
中国古人认为,一个人死后依然要过着生前一模一样的生活,生前的奴仆和财富都应随葬墓中,供自己到阴间使用。在这种“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下,无情的殉葬制度出现了,并在中国的商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在各国相继建立,杀殉丧葬的残酷习俗也发生了变化,开始以俑代替活人殉葬。可以说俑是人殉的取代物。是明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周时期商周时期,奴隶主以大批奴隶殉葬,“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最早的木俑见于安阳殷墟商代王室墓中与人殉一同发现的双手绑缚的奴隶俑。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进步导致了人殉时代的结束。因此俑出现于从东周到宋代1500年时间里。东周时期木俑大约出现在东周。战国时期的木俑制作比较简单拙稚,俑体扁平,只雕刻出粗略轮廓,画出口鼻眼,服饰用彩绘,体态表情已出现了模拟侍仆和武士等不同身份的服侍俑的形象。秦代木俑和陶俑,在服侍俑的造型上有所发展。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掘,反映了秦代服侍俑形象的完美和陶制俑的精湛技艺。汉朝时期汉代墓室平面上基本由东西耳室,东西侧室,主室,前室和后室组成。东西耳室一为马厩,一为仓房,东西侧室则为放置罐、壶、盆、碗、的餐室和放置歌舞俑以助兴的客厅。主室则为墓主人棺床之室。[1]
实例武威汉墓东汉时期的木俑在河西走廊出土较多,著名的如武威东汉墓出土的木雕舞俑与侍俑、木雕镇墓独角兽、木狗、木猴、木牛、木马、木鸡、木鹅等。威位于河西走廊的东段,汉五帝在武威设重镇。
武威汉墓的藏俗受到中原和川青地区的影响,其木雕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武威汉墓出土的木雕保存完好,题材丰富,风格鲜明,堪称西汉晚期至东汉中期木雕艺术的代表。甘肃武威位于祁连山脚下,土质干燥,年降雨量少,使得武威距今两千多年左右的汉代木雕保存完好。
武威汉代木俑中的舞俑有自身的特点。舞者的动势较大,舞蹈动作主要表现于手臂的曲伸。木、舞俑的造型十分简洁,面部五官等细部刻画都被省略,只表现舞者舒展的舞姿。武威汉墓出土的木雕不再使成组得木俑、各种不同形态得家禽炸了很大得比重。哈密焉不拉克村墓198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焉不拉克村墓地出土,年约公前一千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西周早期。高12—22 厘米。木质,切刻。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了。
墓地古墓中共出土木俑9件,这些木俑均利用厚木板以简陋的雕琢手法削刻而成,首先,降低头部和身体点再刻饰表现细部,面部一般只刻出鼻子,形体硕大,其他器官则用小戳点表示,有的甚至不刻饰五官。舒臂,只是一条简短的上臂雕下肢叉开较长,但男女性器官皆刻得十分显眼细致,意在表明男女性别。男俑有的头戴尖顶毡帽,上身里面缠一层毛绳,熔覆毛皮,裤,羊毛裤和正常的红色和装饰层裤脚各缀一块皮子以代替皮靴。腰部缠一皮带,上系三个小皮鞘,鞘内分别装一小铜刀,布伦小铜木材和木锥。女俑帽饰不明,颈以下着紫红色平纹毛织长裙,裙摆用红色毛线缝缀,肩部用黄、棕、白三色毛线拧成绳捆扎。
这些木俑中,有许多用线雕刻画出长大粗壮的鼻子,显示了明显的少数民族特征,或许他们生活在一个西周时期的游牧民族小描绘在该地区。
就在中原商周已经开始使用俑取代殉人的时候,在在中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远东,也在同时使用木俑来随葬,而且这些木俑的装饰手法别具一格,有着浓厚的地方性特点。这同时又揭示了人类社会虽所在的地区和民族不同,然而,同一发展阶段,会受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规律的作用而出现类同的事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