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陵,蚕学家,长期致力中国蚕业科学研究和组织工作。组织研究夏秋蚕新品种、空头性软化蚕病、桑树萎缩病卓有成效。对主持全国蚕业区划研究,倡导蚕业经济研究,组建中国蚕学会作出了贡献。
目录
经历生平技术成就初期成就后期成就主要论著
经历1919年10月14日 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933-1936年 浙江省立杭州高级蚕丝职业学校毕业,并留校任助教。
1938-1939年 浙江义乌县战时政治工作队任队长。
1940-1941年 皖南新四军二支队三团任政工队长。
1942-1946年 高邮县委宣传部长、汉留区委书记。
1947-1948年 苏中二地委人民报社总编辑。
1949-1952年 苏北区党委办公厅主任。
1953-1957年 江苏省委办公厅主任。
1957-1983年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生平祖籍湖南湘乡,1919年10月14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父亲龚道煦曾为旧政府低级文书雇员,一家六口依靠微薄薪资勉强糊口。高一陵10岁时,父亲年老被解雇失业,一家生活艰难,只能把他和姐姐二人送往南京贫儿教养院小学就学(该院由黄兴夫人徐宗汉任院长)。1933年高一陵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南京贫儿教养院初中,并被资助考入浙江省立高级蚕丝职业学校(该校前身系清末的蚕学馆,为我国现代最早的蚕丝教育机构)。1936年,高一陵毕业,留校任助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停办,高一陵抱着抗日救国理想,与许多热血青年一起参加了浙江省义乌县政工队,不久任队长。1938年高一陵先后参加民族解放先锋队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浙东出现一股限制异党活动的反共逆流,企图解散县政工队,高一陵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利用国民党政权中的派系矛盾,瓦解了反动势力的企图。1940年夏,高一陵由党组织派往皖南新四军工作,任二支队三团政工队长。皖南事变中突围到苏中根据地,先后任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苏北区党委办公厅主任及江苏省委办公厅主任。
高一陵早年受过蚕桑科学教育,也曾有志于蚕业的振兴,但由于革命的需要,直到1956年中共中央召开了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周恩来总理作了“向现代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始奉命归队献身于蚕业科学工作。1957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副所长兼党组副书记,1981年任所长兼党委副书记。高一陵到蚕研所后主管科研业务,当时所内蚕桑专家为数不多,且年龄偏高,人才培养遂成当务之急。他首先发挥老专家的积极性,指导扶持新生力量,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锻炼成长,并组织各种培训班,派送出国进修,以及在所内培养研究生等多种途径,培养了一支60年代以后挑负重担的蚕桑科技队伍。他同时将所内研究机构设置逐步扩展为桑树栽培、蚕品种资源、蚕品种选育、蚕生理病理、养蚕技术、蚕桑机具、茧丝、科技情报等8个研究室和1个试验场;并收集保存1500余份桑树品种、500多个蚕品种,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建所以来共取得科技成果260余项。1978年以来有66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种奖励,大批研究成果已在国内生产中取得效益。现已成为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蚕业科技研究中心。先后有25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到蚕研所考察,进行学术交流,蚕研所也派出专业研究人员分别去11个国家考察或合作研究。高一陵为开拓我国蚕业科研事业、培养专业人才和取得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的研究成果,并为蚕桑科研成果的推广和普及作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
技术成就初期成就在50年代后期,全国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我国蚕业科研和生产都面临着如何加速农村传统养蚕业的技术改造、如何吸收国外研究成果为我所用、如何建立高产优质省力的栽桑养蚕新技术体系,以及如何提高单位面积产茧量和茧丝质量以增加蚕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等问题。高一陵在深入生产和科研实际调查总结的基础上,认识到既要大力改革传统的养蚕技术,又要挖掘其优秀的经验遗产,使现代科学技术同我国传统优秀技术相结合,既不能照搬外国如日本、苏联正在推广的机械化养蚕技术体系,又要结合国情吸收他们的先进研究成果,以生物技术的进步为主,实行生物技术与机械技术相结合。1957年蚕业研究所养蚕法研究室,根据我国北方民间居室炕房取暖方式的启发,设计创造了简易炕床饲养小蚕,既符合饲养小蚕保温保湿原理,又能减少给桑次数和劳动力,同时也节省了桑叶和加温费用成本。我国重点蚕区杭、嘉、湖一带,为解决养蚕劳动力不足和蚕室蚕具缺乏的困难,在清代已有大蚕放养地蚕的省力养蚕法;经所内科研工作者改进为地蚕条桑育和屋外土坑棚架育。1961年高一陵及时总结了所内研究成果,发表了“论养蚕技术革新”的重要论文,指出小蚕炕房育、大蚕地蚕条桑育、屋外育及少回育是在继承、引进和改造的基础上当前养蚕技术创新的方向。为其后我国这些成果的推广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在桑树栽植方面,50年代以前,民间习惯每亩仅稀栽300株左右,养成中、高干树型,要“三年开剪,五年成林”。1957年,浙江省余杭县嶂岭大队农民突破成规,每亩栽桑800~1000株,当年就能采叶养蚕,增加收益;同时,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试验桑园采用湖桑亩栽1000株的密植桑园,第二年亩产叶达1656千克,而对比的稀植330株亩产仅为590千克。但当时国内还有些栽桑学者认为稀植桑的通风透光好、单株发条多、同样可达到每亩桑树总条长的目的;同时还认为桑树经多次采叶,易致生理早衰等不同看法。高一陵组织广大科研和生产工作者,经过反复论证后提出:稀植桑需较长时间培养多枝干树型,且需较高的肥培条件;但农村养蚕要求快速丰产以提早收益,而适当增加每亩株数、合理密植、配合其他措施,是适合当时多次收获桑叶的栽桑模式。在其后的生产实践证明:全国逐步对老桑园和低产桑园改高干稀植为低干合理密植,各地普遍涌现了亩栽1500株左右、产叶2500千克的密植丰产桑园;有的还创造了当时每亩桑叶产茧量150千克以上的世界最高纪录。后期成就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和工业装备条件的发展,高一陵和蚕业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以高产量、高质量、高工效为目标,逐步实现桑园管理机械化、小蚕共育专业化、大蚕饲育省力化、蚕茧品质优良化和养蚕布局合理化的技术体系。1978年在江苏省无锡县坊前乡建立蚕桑现代化科学实验点。1982年实验点共产茧10.5吨,亩产桑叶2000多千克,亩产茧103千克,比大面积桑园亩产增加一倍以上;每个养蚕劳动力年产茧605千克,年创产值2541元;同时,秋季养蚕采用多丝量品种,推广新蔟具——纸板方格蔟,蚕茧质量显著提高,上茧率全年平均达95%以上,鲜茧出丝率由11%提高到16.32%,即每百千克茧可多产生丝2千克。高一陵根据他在无锡县实验点的经验加以总结,1980年在他主持召开的全国养蚕现代化学术讨论会上,他提出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养蚕技术,向高产、优质、省力、高效的方向迈进;根据农业区划原则,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相对集中建立一批蚕茧生产基地,在联产承包制基础上逐步发展专业乡、专业村和专业户,形成适度经营的规模效益;建设成片高产稳产桑园,小蚕标准蚕室共育,培养和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等建议。为在较大范围内建立技术比较先进、经济上高效益的蚕桑生产新体系,发表了“我国蚕业现代化的设想”、“养蚕业技术改造的途径”两篇论文,引起了蚕业界的普遍注意。
高一陵重视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倡导科研人员经常深入全国蚕区;新参加工作的大专毕业生随同蹲点人员先去农村工作一年熟悉生产;设置科学实验点,将成熟的科研成果组装配套在大面积生产中推广,树立起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蚕茧产量、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样板。
主要论著1 高一陵.《科学技术为蚕业生产服务》.中国农业科技通讯.1960
2 高一陵.《贯彻农业八字宪法,争取桑园快速丰产》.中国农业科技通讯.1960
3 高一陵.《论养蚕技术革新》.中国农业科技通讯.1961(3)
4 高一陵.《夏秋蚕品种选育的几个问题》.中国农业科学.1962(3)
5 高一陵.《对空头性软化病开展协作研究的体会》.蚕业科学.1980(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