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蓝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赠刘蓝田》是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王维题赠给好友刘蓝田的诗作。该诗表达了诗人对穷苦百姓的同情、怜悯之心。

作品名称:

《赠刘蓝田》

创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

五言律诗

作者:

王维

目录

作品原文注释译文作品鉴赏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赠刘蓝田

篱间犬迎吠①,出屋候荆扉②。

岁晏输井税③,山村人夜归。

晚田始家食,余布成我衣。

讵肯无公事④,烦君问是非。[1]

注释译文①篱间:篱笆中;篱笆里面。

②荆扉:即柴门。 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二:“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③岁晏:一年将尽的时候。 唐白居易《观刈麦》诗:“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④讵肯:岂肯。《后汉书·仲长统传》:“彼之蔚蔚,皆匈詈腹诅,幸我之不成,而以奋其前志,讵肯用此为终死之分邪?”[2]

作品鉴赏这是一首替赋税压身的农民向当权者控诉疾苦的诗篇。该诗是对朴实的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首句“篱间犬迎吠,出屋候荆扉”,写的是篱笆中家犬在对人狂吠,诗人走出屋倚着柴扉等候着刘蓝田的到来。年末了村里的农夫们却还要奔赴城里交纳田租,奔波劳碌到深夜时分方才归来。仅剩下那晚收的庄稼留给自家食用,交纳剩余的残缺布料就是新的衣裳了。这是对繁重赋税之下穷苦百姓是生活的真实写照,亦是对现实社会赤裸裸地揭露与控诉。这是何等的悲哀呵,日出而作,夜深而归,辛勤劳作,却连自己的温饱问题都无力自食。但是又岂敢不承担“公家之事”。只是想烦请眼前的好友辩辩个中是非。

在这首诗中诗人对穷苦农人带有深厚的同情之心,倚荆扉而候,聆听他们的心声,这与诗人半官半隐的作风相符;且与末句“烦君问是非”对应。刘蓝田是与诗人要好的官场之人,末句的话语是委婉的控诉,并未直接点明赋税之重,却也是更深层次的讽谏。[3]

作者简介王维像

[4]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其父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721年(开元九年)进士,因通音律授大乐丞。后历任济州司仓参军、右拾遗、给事中,以尚书右丞终,世称王右丞。

王维的作品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美,极有画意。其诗作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他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4]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