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嘴鹬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物种名称:反嘴鹬

拉丁文名:Recurvirostraavosetta

物种特征:描述:体高(43厘米)的黑白色鹬。形长的腿灰色,黑色的嘴细长而上翘。飞行时从下面看体羽全白,仅翼尖黑色。具黑色的翼上横纹及肩部条纹。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脚蓝灰色。整体大致似高翘行鸟,但翼有大白斑。飞行时,背两侧、部分覆羽、初级飞羽黑色,其余部分白色。

叫声:经常发出清晰似笛的叫声kluit, kluit, kluit…

分布范围:欧洲至中国、印度及非洲南部。

分布状况:繁殖于中国北部;冬季结大群在东南沿海及西藏至印度越冬。偶见于台湾。

习性:进食时嘴往两边扫动。善游泳,能在水中倒立。飞行时不停地快速振翼并作长距离 滑翔。成鸟做佯装断翅状的表演以将捕食者从幼鸟身边引开。

反嘴鹬有10种,它们都是长腿社水鸟,生有长长的,细细的喙.在,繁殖季节,1只雌性水雉与多达10只雄性水雉交配,雄鸟孵卵并照顾雏鸟.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