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厉#lì

【释义】①严格;认真:厉禁|厉行节约。②猛烈;严肃:严厉|雷厉风行|声色俱厉。③姓(百家姓排行第247位)。

【厉害】 #lìhai 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猛。

〖例句〗这两天我的牙痛得很厉害,看来得去医院拔掉了。

【厉声】 #lìshēng 说话声音很严厉。

〖例句〗还没进屋就听见他在厉声地训斥人,我赶紧止住了脚步。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severe; strict;

(1)

(2)

(是“砺”的本字。从厂(hàn),象山崖形,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磨刀石)

(3)

同本义 [rubstone]

段注:“旱石者,刚于柔石者也。字亦作厉、作砺。”朱骏声曰:“精者曰厎,粗者曰厉。汉书地理志,述禹贡砥厉砮丹;诗公刘,取厉取锻,礼内则,刀砺;西山经,苕水其中多砥厉;中山经,阴山多砺石。”

涉渭为乱,取厉取锻。――《诗·大雅》。陆德明《经典释文》:“厉,本又作砺。”

(4)

祸患;危险 [trouble;danger]

降此大厉。――《诗·大雅·瞻昂》

(5)

又如:厉阶(祸端)

(6)

恶鬼 [evil ghost]

晋侯梦大厉。――《左传·成公十年》

(7)

疠,瘟疫,传染病 [pestilence]

盗贼公行,而天厉不戒。――《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漆身为厉。――《史记·范蔡传》

鲜不为厉。――文天祥《正气歌》

(8)

河岸,水旁;边 [side]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诗·卫风·有狐》

(9)

带,衣带的下垂部分 [band]

垂带而厉。――《诗·小雅·都人士》

鞶厉游缨。――《左传·桓公二年》

带之垂者谓之厉。――《小尔雅·广服》

(10)

通“癞”(lài)。恶疮 [favus]

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史记·刺客列传》

(11)

(1)

(2)

磨,磨快[sharpen]

厉,磨也。――《广雅》

砥厉廉隅。――《礼记·儒行》

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荀子·性恶》

砺所以致刃也。――《说苑·建本》

缀甲厉兵。――《战国策·秦策》

束载厉兵秣马。――《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3)

又如:厉兵(磨砺兵器,使锋利);厉兵秣马(磨快兵器喂饱马。指作好战斗准备);厉身(磨砺自身)

(4)

砥砺,磨练 [temper oneself]

参之谷梁氏以厉其气。――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5)

又如:厉行(砥砺操行);厉操(砥砺节操)

(6)

同“励”。振奋 [inspire]

坚甲厉兵以备难。――《韩非子·五蠹》

矫翼厉翮。――扬雄《解嘲》

(7)

又如:厉翼(奖励辅佐君王的左右臣子);厉节(激厉其气节,高其气节);厉武(振奋武备);厉精(振奋精神);厉精更始(振奋精神,从事革新)

(8)

激励,勉励 [advise and encourage]

故明主厉廉耻,招仁义。――《韩非子·用人》

亲秉旄钺,以厉三军。――陈寿《三国志》

(9)

又如:厉世(激励世人);厉俗(激励世俗);厉诚(激励忠诚);厉崇(勉励推重);厉抚(勉励抚慰);厉志(激励意志)

(10)

连衣涉水 [wade without undressing]

越壑厉水。――司马相如《上林赋》

(11)

又如:厉揭(提起衣服涉水);厉涉(连衣涉水);厉度(涉水而过)

(12)

策,鞭打 [whip]

厉马登高登高堤。――曹植《白马篇》

(13)

警惕 [warn]

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汉书》

(14)

疾飞 [fly at high speed]

鹰隼横厉。――《汉书·息夫躬传》

(15)

害;虐害;损害 [harm;damage]

今也滕有仓禀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孟子·滕文公上》

(16)

得传染病 [suffer from pestilence]

苗死,民厉。――《管子》

(17)

变为恶鬼 [become a evil ghost]

国为虚厉。――《庄子》

(1)

(2)

严厉(威严不随和) [severe;stern]

子温而厉。――《论语·述而》

色厉而内荏。――《论语·阳货》

行峻而言厉。――韩愈《答尉迟生书》

袁正色厉声。――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乘其厉声以呵。――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应元厉声曰。――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声色俱厉;厉言(声色严厉地说话);厉音(声音严厉);厉气(严厉的神色);厉禁(圈定范围,禁止他人侵入。后也用作严禁的意思);厉直(严肃正直);正颜厉色;厉肃(厉然。严肃)

(4)

邪恶 [evil]。如:厉妖(邪恶怪异之物);厉疾(灾疫。厉疫)

(5)

猛烈 [violent]

余寒犹厉。――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6)

又如:厉厉(寒风猛烈貌);厉风(大风;烈风)

(7)

恶,凶恶 [ferous]

今梦黄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左传·昭公七年》

(8)

危险 [dangerous]

有厉告自邑。――《易·夬·卦辞》

(9)

味道浓烈 [strong]

厉而不爽些。――《楚辞·招魂》

厉鬼

lìguǐ

[fierce (malicious) ghost] 恶鬼;鬼怪

只教厉鬼杀权奸

厉害

lìhɑi

[terrible;formidable; fierce; powerful] 剧烈;猛烈的手段

天热得厉害

厉色

lìsè

[harsh countenance] 严厉的脸色

正言厉色

厉声

lìshēng

[stern voice] 严厉的声音

厉行

lìxíng

[strictly (rigorously) enforce;make great effort to carry out] 严格实行

厉行节约

(厉)

lìㄌㄧˋ

(1)

严格:~禁(a.列队警戒;b.严厉的禁令)。~行(xíng)节约。

(2)

严肃:严~。声色俱~。

(3)

凶猛:~害。雷~风行。色~内荏。

(4)

磨,使锋利:~兵秣马。再接再~。

(5)

古同“疠”、“癞”,恶疮。

(6)

姓。

郑码:GGAY,U:5389,GBK:C0F7

笔画数:5,部首:厂,笔顺编号:13153 五笔输入:DDN

severe;strict;

姓:厉 (一切介绍)

厉氏起源:

一、1、 源于西周,以谥号为姓。周宣王姬静执政时,齐国君主姜无忌去世,谥号为"厉",史称齐厉公。齐厉公的直庶子孙以谥号为姓,遂成厉氏。

2、 以封国名为姓氏。周朝时,有个诸侯国厉国(在湖北省随县西北厉山),春秋时,改名为随国。原厉国君主的后代支子以原国名为姓,成为厉姓的一支。

3、 孙姓改为厉姓。三国时,吴国皇帝孙皓,追改宗室孙秀(因为孙皓所恶而奔魏)姓厉。孙秀的后代中留在江东的一支成为厉姓。

4、 李姓改为厉姓。唐玄宗李隆基称帝前,唐宗室新兴王李晋与太平公主合谋叛乱,事败被诛。李隆基执政后,追改李晋族人为厉姓,不准其恢复李氏。

二、 郡望堂号【郡望】南阳郡:秦代置,相当于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范阳郡:三国魏文帝黄初七年(226年)将涿郡改为范阳郡,在今河北省涿县及北京市昌平县、房山县一带。【堂号】 "半树堂":宋朝厉元吉,号"半树",做乌程尉,后回家隐居。元朝访问宋朝旧臣,元吉跑到湖里、海里,去藏,到了白头才回家,坚决不做侵略者的官。

三、 历史名人厉仲方:字约甫,原名仲祥,宋朝时东阳(现磐安)人,师事叶适,素留意于事功之学。他文武双全,在朝廷的武学考试中获得第一名。他任领卫官,出知安丰军,进召授左领卫中郎将,镇守建康,并在安丰种桑垦地,军实甚众。他又发明了一种战车,上面有射箭的机关,很适合实战,后来被部队使用,大败金兵。厉鹗:字太鸿,号樊榭,清朝时钱塘人。康熙举人,乾隆初召试鸿博,不遇,遂潜心看书著书。所见宋人集最多,而又求之诗话说部山经地志,著有《宋诗纪事》、《南宋院画录》、《辽史拾遗》、《东城杂记》、《湖船录》等,皆博洽详瞻,诗幽新隽妙,自成一家。词亦冷峭独绝,有《樊榭山房文集》。 补1:厉氏之先,系出姜姓。相传姜尚助武王克商,封于齐。传六世厉公即住,子孙遂以所谥之"厉"为氏。永康厉氏,郡望南阳。可分郭段厉氏和道坦厉氏2支。郭段厉氏 据《郭段厉氏宗谱》,始祖厉子安约在北宋淳化年间(990~994)从东阳绍塔厉迁此。郭段厉属芝英镇。据《永康县地名志》载:"原名麻塘头,村民姓郭,后来郭姓他迁,厉姓迁入,改称郭断厉(取郭断厉接之意),后演为郭段厉"。据光绪《永康县志》载:"郭段厉宗祠,祀子安。"迄至1993年末全村有382人。道坦厉氏 据《坦川厉氏宗谱》,又说南宋宝年间兴行1003厉觉,字苍峰,由吴宁迁居五云代石访溪,至厉仁永,约在元延年间(1314~1320)从五云代石访溪迁此。道坦属舟山镇。始祖为厉仁永,约于元延年间从缙云迁此。1993年末全村人口798人。 海曲厉氏,在今山东日照一带约有人口几十万, 海曲厉始祖厉胜、远祖应该是从北宋年间迁移到南方后有在明洪武年间迁移到山东的堂号应该是《孝和堂》,族谱《海曲厉氏族谱》。

厉姓的行辈:

江苏仪征厉氏字辈:景文士锦廷,兆朝昌洁官,青存鼎以德,延宗传家猷。

山东日照厉氏字辈:正排字:保复建彦,承宗茂善,存公怀秀,嘉贞乃传。副排字:端明宣进,希策启信,聿敷衍庆,续择膺慎。

浙江乐清厉氏字辈:连清景洪奇,嘉星如日月。

河南南阳厉氏字辈:永文成炳,志相三星,忠义观敬。

湖北孝昌厉氏字辈:大学明德,圣泽天长。

河南信阳厉氏字辈:金有富国心,明全启自成(泽洪万代全)。

厉家名人:

1、厉娜:从浙江省艺术学校毕业后,厉娜在北京电影学院学过一段时间的表演,其间曾担任过多个品牌的广告模特和形象代言人。2006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长沙赛区50进20比赛中,一曲《消失》获得了众多网友的支持。成为2006年最具人气选秀新星之一。

2、厉玲:1984年获杭州大学遗传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1988年至1993年2月,历任杭州市工业经营公司办公室主任、杭州大厦购物中心办公室主任、杭州大厦公关部经理,

1993年3月至1999年9月任杭州大厦副总经理兼购物中心总经理。

1999年9月至2004年9月,任浙江银泰百货有限公司总经理。

企业简介: 浙江银泰百货有限公司(ZheJiang Intime Department Store Co.,Ltd.)是由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的一家民营百货企业,位于杭州市的黄金地段--武林广场南侧。商场于1998年11月16日开业,建筑面积达45000平方米,是一家集百货、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百货商场。2003年,公司实现销售13亿元,利润8700万元,位居长三角百货店(单店)前列。

职业经历:1993年3月1日,厉玲出任杭州大厦购物中心的总经理,当时,购物中心排名杭州十大商场第九位。上任伊始,厉玲提出了服务"中高档"顾客定位思想,销售额直线攀升。1998年,杭州大厦率杭州商界兼并之先,成功收购新天龙商厦,使营业面积大大增加。一年之后,厉玲跳槽到银泰前,购物中心销售额已经跃居杭州大型商场首位,利润挤进"三甲"之列。

1999年9月27日到2004年11月1日,厉玲在浙江最大民营零售企业的一把手岗位上度过了五年。身为中国银泰百货集团副总裁、浙江银泰百货总经理,浙江银泰从厉玲进入的第一年1000多万元的利润,做到了现在的年利润1亿多,创造了商业界的奇迹……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她无疑登上了浙江职场、商界的顶端。

3、厉文才,于唐武德九年(626年)登进士第,是金华市第一个文武进士,他的学、才、能皆出类拨萃,以“靖寇安民”有功,深得唐太宗嘉许。文才子厉济侍御史,孙厉乾耀初任主薄,后至翰林大学士。乾耀子厉必达登唐代宗大历间进士,孙厉元太和二年(828年)进士,厉元长子厉自南登光启乙巳进士,次子厉图南登大中年间进士,仕西川副节度史、天章阁御史。必达次子厉黄仕校修郎,其子厉休,后唐同光元年(923)进士及第第二,官至桂州都督,与祖文才公并称“厉氏两都督”。厉氏子孙在宋朝声誉更为显赫,厉仲祥,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中状元,右科第一,官至两淮安抚史,左领卫中郎将,他的刚毅好学,深得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永康人陈亮(癸丑科状元)看重,便把小女许配给他,婿翁均为状元历史上极为少见。厉仲祥、厉仲枢、厉仲诠三兄弟皆登进士,厉仲枢,文武双全,列嘉定元年(1208年)文武进士第五名,其子厉伫、厉琮于淳祐十年(1250年)同登进士榜,此即“父子进士”,“兄凝进士”坊之由来,两代五人登进士,<<东阳隆庆志>>载:“兄弟同科,惟厉氏矣”。有厉蠲进士,子厉汪进士,孙厉模进士,曾孙厉文翁连续四代的“祖孙进士”,厉汪封西外宗正臣赠太师,厉文翁登宝祐元年(1253年)进士,仕正议大夫,迁资政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封东阳郡开国侯,食邑千户,在洋溪开厉府(现在后里村附近),居官40年,宋史<<名臣传>>有载。

4、厉氏四杰,就是曾在康乾盛世期间,先后供职于翰林院的静海县北五里村的励杜讷、励廷仪、励宗万、励守谦祖孙四人。厉氏四代皆通书画,书以厉杜讷为精,画以厉宗万为佳。厉杜讷,本姓厉名讷,祖籍浙江绍兴。15岁时父母俱殁,在京以卖字为生,被时任京官的静海人杜依中收养,过继给其弟为子,遂依杜姓,名杜讷,入静海籍。康熙年间曾历任翰林院编修、通政司右参议、左副督御史、刑部右侍郎等,康熙帝对他的学问、品行、做事深加赏识,还特赐一“力”字附于“厉”右而成励姓,名励杜讷,是为励姓之始,并在整个清朝时期凡写自家姓氏时都把右边的“力”字用朱砂写成红色,以示御赐。他为康熙讲学30年,“深受上知”,并协助康熙完成《御批通鉴纲目》59卷、《御选古文渊鉴》64卷,自撰诗文集《乔松堂集》3卷。励廷仪,励杜讷独子,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讲学士、太子太傅、吏部尚书等。他入值南书房,为康熙、雍正讲学20余年,在其他方面建树也很多,如奏请加强盘查各地仓储,到年终册报;奏请考察学校优劣、禁贩私盐、禁赌博等,“皆关民生大计,进奏悉见施行。”励宗万,励廷仪长子,曾任内阁学士、刑部右侍郎、光禄寺卿等职。先后为雍正、乾隆讲学30余年,参加编辑《子史精华》160卷,《秘殿珠林》24卷,对研究古代书画、目录学和宗教文化很有价值,还参加了殿版《汉书》的考证工作。励守谦,励宗万长子,乾隆十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司经局洗马。参加编辑《四库全书》,是39名《永乐大典》纂修分校官之一。励氏四代先后为康熙、雍正、乾隆讲学80多年,“扬历清要,在官皆有名绩,海内荣之。”还为编辑《四库全书》进献藏书174种,不乏珍本、善本,甚至还有海内孤本。所献书籍被录入《四库全书》的有30种,共采用80多种。

……

厉氏族谱系海曲厉氏之族谱:

创修:1549年(嘉靖二十八年十月六日),五世祖别驾公汝行祖创修至今已近460年.

二修:1589年(万历十七年)六世祖愿(高士公)

三修: 1667年(康熙六年)八世祖睿

四修: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八世祖睿,九世祖正谊

五修: 1524--1527(雍正二年-五年)九世祖敬祖并创写凡例.

六修: 1858年(咸丰八年)十四世祖焉

七修: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焉、炘、焜、捷庵、麟阁、虞廷、德臣、松龄 、纯一、金锜、相臣、校方、鹤嘌、世震、书田、殿甲、殿佐、佃魁、效颜。

八修 :1937年(民国26年)和恂、守道、纯一、培铸、金槛、宝禄、复震、建昆。

九修: 1962年 守田、守来、敬贤、饨昉、宝占、宝琛、宝佐、宝沧、宝湘、复荣、复平、彦文、承华。

十修: 2006年--2007年 守慈、敬友、富龄、宝占、宝悦、宝盟、复迁、复诗、复兰、复军、建宏、建进、建山、彦春、凯昭

一族人星居各处相见多不认识行辈自难寻问兹合族共议自十六世始没一世排一字曰; 宝 复 建 彦 , 承 宗 茂 善 , 存 公 怀 秀 , 嘉 贞 乃 传,庶几行辈犁然后有他徙者亦易查入

一辈字最为善法但各支有重复之嫌兹更排十六字以副之曰: 端 明宣 进 , 希 策 启 信 , 聿 敷 衍 庆 , 续 择 应 慎,前排字重复者以便更代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