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区域中部,东四北大街东侧,属东四街道办事处管辖,呈东西走向,中间曲折。东起朝阳门北小街,西止东四北大街,南与德华里、月光胡同相通,北邻东四八条,中与南板桥胡同、石桥胡同相交。全长724米,宽9米,沥青路面。
东四七条,清朝属正白旗,称七条胡同。民国沿称。1949年后称东四七条。其名称来历,系因该胡同在东四北大街东侧诸胡同中排列顺序为第七而得名。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八宝胡同并入。“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红日路七条,后恢复原名。据《燕都丛考》载:“《顺天府志》:灿公第在七条胡同,公为圣祖十五子愉恪郡王讳允祸之后。《宸垣识略》:一等超勇公第在七条胡同,案乾隆时领侍卫内大臣海兰察封超勇公,谥武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