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名称】东四头条
【邮政编码】100010
【曾用名】头条胡同(明、清)红日路头条(文革)
【所处街道】东四街道
【临近街道】西起东四北大街,与隆福寺斜对;东不通行。
【历史渊源】
东四头条位于老外交部西侧,西起东四北大街,原东段在延福宫后身通过,后转南北向。胡同全长193米,宽5米。明朝属思诚坊,称头条胡同,清朝属正白旗,沿用头条胡同。1949年后称东四头条。“文化大革命”中曾改称红日路头条,后恢复东四头条。原1969年因建设外交部大楼,胡同被截断。东段南北向部分为文化部宿舍的出口。
【胡同名人】
茅盾最初的家在东四头条胡同五号,解放前这里曾是北京协和华语学校的中国研究院,专为外国传教士和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开设。1974年11月茅盾搬到了东城区后圆恩寺胡同13号。该1980年左右此处已经改建。
四头条一号院为社科院宿舍,钱钟书、杨绛、戈宝权、卞之琳、余冠英、罗念生等人曾在此居住。杨绛在《我们仨》中提到“一九五九年文学所迁入城内旧海军大院。这年五月,我家迁居东四头条一号文研所宿舍。房子比以前更小,只一间宽大的办公室,分隔为五小间。一家三口加一个阿姨居然都住下,还有一间做客厅,一间堆放箱笼什物。”
侯宝林文革后买过一个小院,“准备组织成立个研究相声的幽默小组。我们约好一同研究相声的幽默时,我每天上午去找他,就是在这个小院里。这个小院离我宿舍较近。一天我去时,见院子里一个平箩上摊开晾着米,米上有许多黑色的米虫。我说:“这米里长虫儿啦。”他说:“这是我们家养的。”(方成《我和侯宝林》)
电影演员张国立,生在天津,长在北京东四头条。
【现有建筑】
东四头条60号 北京北方通合招待所
【交通】
101、106、109、110、112、116、202、204、420、807、810、812、813、846东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