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箫·怕见春归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此曲表现出弹琴人丰富、深沉的感情世界,外在景物的清朗、寂谧,暗示着他感情世界的真挚与美好,和曲内容的离愁别绪又使得琴师本人及整个外在世界又点染上些许哀愁。而这一切,令读者同琴师一起进入一个景、情、人与音乐交融在一起的神游世界,产生了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引

目录

作品概况作品原文作品注释作者简介

作品概况作品名称:[双调]碧玉箫·怕见春归

创作年代:元代

作者:关汉卿

作品体裁:散曲

作品原文怕见春归,枝上柳绵飞(1)。静掩香闺,帘外晓莺啼(2)。恨天涯锦字稀(3),梦才郎翠被知。宽尽衣(4),一搦腰肢细(5);痴,暗暗的添憔悴。

秋景堪题(6),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7),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8),有白衣劝酒杯(9)。官品极(10),到底成何济(11)?归,学取渊明醉(12)。[1]

作品注释(1)柳绵:柳絮,柳花。苏轼《蝶恋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2)帘外晓莺啼: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3)锦字:用锦织成的字。窦滔的妻子苏蕙曾织锦为回文寄给他,后因以指情书。晁补之《回文词》:“织成锦字纵横说,万语千言皆怨别。”

(4)宽尽衣: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说因离别而相思,因相思而消瘦。

(5)一搦(nuò):一握,极言其腰肢之细小。《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宫中多饿人。”后因以细腰形容美人。

(6)堪题:值得写,值得描画。

(7)松径:指隐居的园圃。陶渊明《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又《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见下句。

(8)泼醅(pēi):没有漉过的酒。李白《襄阳歌》:“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泼醅。”

(9)白衣劝酒:陶渊明9月9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了很久,正苦无酒,忽值江州剌史王弘派白衣送酒至,陶渊明于是就酌,烂醉而归。白衣,给官府当差的人。

(10)官品极:最高的官阶。

(11)成何济:有什么益处。济,益处。

(12)渊明:晋代陶潜的字,他是我国四至五世纪时的著名诗人。他过不惯官场的生活,只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写了一篇《归去来辞》,就挂冠而归了。[1]

作者简介关汉卿,元代文学家,生卒年不详,约生活在十三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到十四世纪初之间。名不详,号己斋叟,字汉卿,大都人。曾任太医院尹。与戏曲作家杨显之,散曲作家王和卿、杂剧女演员珠帘秀等交游,系大都杂剧写作组织玉京书会的最重要作家,也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一生创作杂剧六十多种,现存的有《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望江亭》等十三种,另有小令五十七首,套数十三篇。[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