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概念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莫宣学在31届地质大会的论文“Lagged arc volcanic rocks and their geodynamic implications”中提出,指出其一方面形成于碰撞后陆内环境,另一方面明显地带有与俯冲相关火山岩的地球化学信号,通常属钙碱性系列。滞后弧火山岩在中国西部许多造山带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分布,例如云南腾冲晚上新世—晚更新世火山群、南非Kaapvaal火山岩区等。滞后弧火山岩可作为古俯冲带存在的证据。
其概念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莫宣学在31届地质大会的论文“Lagged arc volcanic rocks and their geodynamic implications”中提出,指出其一方面形成于碰撞后陆内环境,另一方面明显地带有与俯冲相关火山岩的地球化学信号,通常属钙碱性系列。滞后弧火山岩在中国西部许多造山带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分布,例如云南腾冲晚上新世—晚更新世火山群、南非Kaapvaal火山岩区等。滞后弧火山岩可作为古俯冲带存在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