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骤停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心脏突然停止跳动, 造成了有效排血的停止, 称为心博骤停。 发生心跳骤停的原因很多,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心脏病:发生在严重心律失常的基础上, 尤其是冠心病的急性心肌梗塞和急性心肌炎.

2. 意外事件; 电击伤、严重创伤、 溺水、窒息等.

3.麻醉和手术中的意外.

4. 电解质的紊乱: 高血钾症、 低血钾症、 严重的酸中毒都可促使心跳骤停.

5.药物中毒:如洋地黄、 奎尼丁、 灭虫宁等药物中毒都可引起心跳骤停.

心跳骤停后循环骤停, 呼吸也就停止, 由于脑细胞对缺血、缺氧最为敏感,一般4分钟就可发生不可逆的损害,10分钟就可能发生脑死亡. 所以心跳骤停后,应立即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方可取得心肺复苏的成功两者不可废。

心跳骤停的急救方法主要有心前区叩击术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由于内在或外来的各种原因,使机体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严重抑制,

以致对外界事物或刺激失去反应而出现意识障碍者, 称为昏迷.

昏迷是常见急症之一.按意识障碍的程度,可将昏迷称为浅、

中、深度. 浅度昏迷指意识模糊,呼唤不应,谵语,躁动,

无自主运动, 瞳孔、 角膜、 吞咽反射存在压眶上孔有反应,

一切浅反射及深反射存在;

中度昏迷指意识丧失,对各种刺激反应迟钝,浅反射消失,深反射减退或亢进,病理反射存在,常有尿失禁;深度昏迷指对外界一切刺激均无反应,瞳孔放大,对光反射,

角膜反射、 四肢肌张力消失或极度增高, 常伴有呼吸、

循环障碍及大小便障碍.

昏迷的原因很多, 常见的有颅内各种疾患, 如感染、

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等;心脏疾患,如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中毒、水盐代谢紊乱等。

昏迷病人的早期应急处理的原则是维护生命中枢的功能,

争取抢救时机、所以应急处理要点:

1。 安置好病人:

安置病人时动作要轻柔,对服毒病人要脱去衣服,

头部略偏向一侧,并抬高0一15度,

如怀疑为脑部痪患时应尽量使头部较为固定。

在抽搐发作时,应将假牙取出,

用开口器或压舌板裹绷带置于上下臼齿之间, 以防舌咬伤等.

2. 注意保暖, 体温在36℃以下者耍注意保暖,

用热水袋时水温不要超过50℃,以免烫伤;

高热者应以头部冷敷、酒精擦浴等降温。

3.针灸。可针百会、合谷、太冲,人中,内关、足三里,十宣

4. 密切观察。定时测量体温. 脉搏、 呼吸、

观察瞳孔、意识的变化, 并作好记录.

5。尽快就医。病者应就近尽快就医。以便及时进行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