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畿县jī xiàn

旧称京都近旁的县份。《新唐书·百官志四下》:“畿县令各一人,正六品上;丞一人,正八品下。”《资治通鉴·唐代宗广德元年》:“ 白孝德 与 邠宁 节度使 张蕴琦 将兵屯畿县, 子仪 召之入城,京畿遂安。” 胡三省 注:“ 京兆 府管二十县, 万年 、 长安 为赤县,馀县皆为畿县。” 宋 曾巩 《史馆申请三道札子》:“欲乞京畿,委 开封 知府及畿县知县,在外委逐路监司、州县长吏,博加求访。”

[1]

畿jī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畿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部首笔画

部首:田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5

五笔86:XXAL 五笔98:XXAL 仓颉:VIW

笔顺编号:554554125121534 四角号码:22653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57F

基本字义

1. 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辅。~辇。京~。

2. 门限,门槛。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田,几省声。本义:国都四周的广大地区)

2. 古代王都所领辖的方千里地面。后指京城所管辖的地区 [district in and around the royal capital]

畿,天子千里地。以逮近言之则曰畿也。——《说文》

邦畿方千里。——《周礼·大行人》

方千里曰王畿。——《周礼·职方式》

邦畿千里。——《诗·商颂·玄鸟》

视学京畿。——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畿尉(卫戍京城的武官);畿限(王畿的界限);畿甸(京城效区);畿兵(驻京都的士兵)

4. 王畿之外的九畿 [province]

乃以九畿之籍。——《周礼·大司马》。注:“犹限也。”按,九畿,国畿及侯甸、男采、卫蛮夷也。唐虞称服,周称畿。

5. 又如:畿岳(畿服。天下);畿疆(王畿和九畿的疆界);畿夏(古指以京畿为中心的我国中原地区)

6. 疆界;地界 [bound]。如:畿略(疆域);畿封(在王畿的四周聚土为界)

7. 门内;门槛 [indoor;threald]

薄送我畿。——《诗·邶风·谷风》

8. 指田野 [field]

9. 西汉末,王莽改国号为新时,长安西市称“畿” [west city of the Chang'an]

10. 唐代县的等级名。京城的旁邑为畿县 [county]。如:畿赤(唐代京城所治之县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合称“畿赤”)

常用词组

1. 畿辅 jīfǔ

[capital city and its environs;royal capital and surrounding districts] 国都所在的地方,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

畿辅某官某妻。——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