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春欲去》是明代词曲作家施绍莘写的词。
目录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作品注释作品鉴赏作者简介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谒金门·春欲去》
【创作年代】明代
【作者姓名】施绍莘
【文学体裁】词
作品原文谒金门①
春欲去,如梦一庭空絮②。墙里秋千人笑语,花飞撩乱处。
无计可留春住,只有断肠诗句③。万种消魂多寄与④:斜阳天外树⑤。[1]
作品注释①谒金门: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重头四十五字,仄韵。又名“醉花春”、“出塞”、“空相忆”、“花自落”、“垂杨碧”等。②“如梦”句:柳絮飞空,茫茫如梦,人间众生亦各自在梦境里。
③断肠:形容伤心之至。痛致肠断,典出《搜神记》:“人杀猿子,猿母悲啼死,破其肠,肠皆断裂。”
④消魂:悲哀情,亦作“销魂”,语出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布局矣。”
⑤“斜阳”句:用辛弃疾“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句意。[1]
作品鉴赏施绍莘是个隐逸之士,但较少明末山人气。他的词曲中每多冷眼看世态的意蕴,生际明末,哀伤情常在心底。这阕小令从题面看是“伤春”,就词心言则是伤时。上片冷峻,写出危颓之世,迷惘如梦,而“墙里”人依旧“笑语”如常。不知是麻木,还是醉生梦死的荒唐。下片将视线收敛内观自照,“无计”是最大的悲哀。最大的悲苦永远属于清醒人,这又是一种难解之谜。“万种消魂”只能化为诗句,实也就是“国家不幸诗家幸”。然而此种“幸”,仿佛是天公的特定惩处。用断肠之苦换取若干文字,能说不是大不幸。此词警策之句首在“如梦一庭空絮”,将醉者以及醒而“无计”者全溶进了梦游般的境界。那种时代的悲剧性的深刻,由此凄婉情韵中毕见。[1]
作者简介施绍莘
(1588-1640)明代词曲作家。字子野,号峰泖浪仙,花亭(松江)清浦(今同属上海)人。少补诸生,不乐仕进,年二十即弃举子业,闭门注《老》、《庄》,以恬退名于时。精工散曲,有《秋水庵花影词》四卷。词风清隽中每出哀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