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义刚,男,1966年10月出生,江苏省常熟人,博士,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他在国外学习、工作多年后毅然回国,在基础研究不甚景气的时刻,投身于中国的基础理论研究事业,在同位素研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中科院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中文名:
徐义刚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苏省常熟
出生日期:
1966年10月
职业:
研究员
毕业院校:
浙江大学
学历:
博士
任职: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
荣誉:
第三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
目录
个人简介科技贡献成就及荣誉
个人简介徐义刚1989年由国家教委公派赴法国攻读博士学位,在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和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分获硕士和博士徐义刚(左)工作剪影
[1]
学位。1994-1995年在英国伦敦大学Royal Holloway学院地质系从事博士后工作。1995年9月底学成回国,主要从事地慢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岩石圈动力学研究。回国后,由他主持负责的科研项目共有十五项,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国家973项目和国家攀登预选项目之三级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之子课题等,总经费为500余万元。成为广州地化所的优秀的青年学术带头人。
徐义刚在检测温压计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东部上地幔热结构和热演化历史,提出了热-结构岩浆演化模式;他根据包体结构、平衡温度、主元素亏损程度和不相容元素富集程度之间的相关关系,认为上地幔底辟上升和热扩散平衡是东部岩石圈减薄的可行机制;他鉴定了单斜辉石和橄榄石生成反应两个系列,并率先在国际上开展了对岩石圈,软流圈边界反应孔隙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数值模拟,提出了深部熔/流体对岩石圈的渗滤交代在岩石圈减薄过程中的双重效应模式;徐义刚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中国东部幔源橄榄岩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揭示了中国东部上地幔独特的PGE分配型式及其成因;他研究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岩石类型,分布和地幔柱构造。[2]
科技贡献徐义刚一直致力于幔源岩石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工作,其主要科技贡献包括:
(1)上地幔变形作用和地球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及其深部动力学意义。运用综合研究方法,探讨了伊通新生代玄武岩中特有的具糜棱结构的橄榄岩包体所经历的构造热演化及动力学,证实了上地幔韧性剪切带的存在。强调其形成与超大断裂活动性之间的关系;并首次发现了橄榄岩包体中矿物颗粒间的氧同位素不平衡现象,为地幔剪切变形和地幔交代作用提供了时间约束,认为流体的存在并不是剪切变形的先决条件,从而为地幔学术界长期争论的流体和地幔变形之间的因果关系提供了新的判别依据。根据吉林汪清尖晶石相橄榄岩包体结构、平衡温度、主元素亏损程度和不相容元素富集程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了上地幔底辟上升和热扩散平衡的动力学模式,阐明了不同结构类型包体在底辟体中的空间展布及其对交代流体迁移的控制。认为所有研究样品均来自岩石圈地幔,但由于下伏软流圈的上涌而导致其流变学性质的改变,从而同软流圈一起发生底辟。这一成果为华北自中生代以来发生的大规模热侵蚀-减薄机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动力学模式。
(2) 上地幔熔体-岩石反应机理及其微量元素理论模拟通过对伊通含富钾硅酸盐玻璃体的异剥橄榄岩和法国中央高原具镶嵌结构I型尖晶石相方辉橄榄岩包体的研究,橄榄岩包体的研究,鉴定出了单斜辉石生成反应和橄榄石生成反应两个系列。这是对构造橄榄岩体研究的重要补充,对地幔不均一性及岩浆源区混合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后者还提供了岩石圈最底部-地幔热柱相互作用的证据。运用0-维数值模型计算了微量元素在上地幔熔体迁移/反应过程中地球化学行为。该成果对认识熔体/流体在深部岩石圈地幔演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3) 地幔地质温压计的检测,应用和中国东部地幔岩石圈热演化系统总结和科学评价了常用的二十多种温度计和五种压力计的优缺点,为国内学者更加审慎地选用温压计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东部上地幔热结构和热演化历史。以在特定热演化阶段中古老岩石圈/软流圈相互作用程度为思路,结合实验岩石学资料和岩石圈拉张历史,提出了一个热-构造演化模式,从而比较合理地解释了中国东部中生代末期-新生代玄武岩的岩性,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演化特征,为深部地幔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4) 率先开展了中国东部幔源橄榄岩的PGE地球化学研究,填补了中国在地幔岩PGE研究领域的空白。初步了解了不同类型岩石中这些元素的丰度和分布规律,揭示了中国东部上地幔特有的PGE分配型式(即富集Pt,亏损Ir和Pd)。探讨了PGE在多种重要上地幔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3]
成就及荣誉据统计,徐义刚共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检索刊物论文41篇,被SCI他引频次逾四百余次。
1995—1997年,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1997年,第六届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金锤奖”;
1998年,第六届中组部、国家人事部、中国科协“中国青年科技奖” ;
1998年,第七届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侯德封奖” ;
199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2000年,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
2001年,第三届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章;
2011年,主持的“华北及邻区深部岩石圈的减薄与增生”国家自然科学家项目成果获得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