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索·锦炜初卷蝉云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作品慨况【作品名称】秋千索·锦炜初卷蝉云绕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姓名】纳兰性德

【作品体裁】词

作品原文秋千索·锦炜初卷蝉云绕

锦炜初卷蝉云①绕,却待要、起来还早。不成薄睡②倚香篝③,一缕缕残烟袅。

绿阴满地红阑悄。更添与、催归啼鸟。可怜春去又经时④,只莫被人知了。[1]

作品注释①蝉云:谓蝉鬓形的发式像乌云一样地盘绕着。此为女子睡起时头发己松散的形貌。②不成薄睡 :即连微睡也不成。薄,微微、略微。

③香篝:即熏笼。参见《忆桃源慢》(斜倚熏笼)注①。

④经时:许久、历久。唐权德舆《玉台体》之九:“莫作经时别,西邻是宋家。”[2]

作品赏析伤春之作词中常见的题材。本篇即是借闺中女子形象抒写这种春感的。词清丽而空灵,上片写室内清景,疏慵无绪,香篝烟袅,已是愁情满怀。下片写室外,绿肥红瘦,春事悄歇,又加鸟儿啼叫,更衬托出恬寂,也更使愁人加倍地伤感。[3]

作者简介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即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满洲正黄旗(今内蒙古吐默特)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为人谨慎,避涉世事。工于诗词,擅长书法,精于书画鉴赏。词作自然流丽,凄婉蕴藉,郑振铎称“缠绵清婉,为当代冠”。形式上以小令见长,语言清淡素朴不尚雕饰。抒情状物不落俗套,以白描手法写眼前景物,自然流露出真挚之情。王国维评价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内容上题材范围狭小,多写离别相思和个人闲愁,很少接触社会问题。著有词集《饮水词》、《侧帽集》,辑有《全唐诗选》、《词韵正略》。纳兰性德

[4]

纳兰性德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母爱新觉罗氏,为阿济格之女,父亲纳兰明珠历任内务府总管、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性德十七岁进太学,十八岁中举,十九岁会试中试,因患寒疾,没有参加殿试。二十二岁即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康熙爱其才,又因他是八旗子弟,上代又与皇室沾亲,所以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予三等侍卫的官职,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并奉旨出使梭龙(其方位学界尚存分歧),考察沙俄侵边情况。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死后葬于京西皂甲屯纳兰祖坟。《清史稿》有传。[5]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