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烧结锅是国家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烧结是粉末或粉末压坯加热到低于其中基本成分的熔点的温度,然后以烧结锅
一定的方法和速度冷却到室温的过程。烧结的结果是粉末颗粒之间发生粘结,烧结体的强度增加,把粉末颗粒的聚集体变成为晶粒的聚结体,从而获得所需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制品或材料,此工艺浪费资源并且污染严重,对百姓健康有重大影响。
概述烧结锅是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炼铅工艺,这种工艺将二氧化硫排空,无法对废气进行脱硫处理,并有严重的粉尘污染,粉尘废气污染直接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
此工艺步骤可分为三步:
1、低温预烧阶段
在此阶段主要发生金属的回复及吸附气体和水分的挥发,压坯内成形剂的分解和排除等。烧结锅
2、中温升温烧结阶段
此阶段开始出现再结晶,在颗粒内,变形的晶粒得以恢复,改组为新晶粒,同时表面的氧化物被还原,颗粒界面形成烧结颈。
3、高温保温完成烧结阶段
此阶段中的扩散和流动充分的进行和接近完成,形成大量闭孔,并继续缩小,使孔隙尺寸和孔隙总数有所减少,烧结体密度明显增加。
现状烧结锅即鼓风炉炼铅工艺,目前还在运行的烧结锅至少有600口之多,而且使用烧结锅炼铅工艺的工厂尚在建设的还为数不少。600口烧结锅的年生产能力约在100万吨左右。因为此种炼铅设备系国家明令禁止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多数工厂把厂址选择在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十分隐蔽,确切数据很难统烧结锅现状
计。随着近期铅价暴涨,原料争夺战日趋激烈,原料价格涨幅高于精铅涨幅,流动资金占用成倍翻番,行业获利空间被矿山严重挤压,冶炼企业生产效益已成负数,特别是那些正规的大中型企业无不叫苦不迭,生产经营难以为继。而无数仍旧使用烧结锅这种落后生产工艺的炼铅企业,则相对具有大型正规企业望尘莫及的优势。国家禁止的工艺 为何存在3年多2008年10月17日,福建省环境监测总站委托三明市环境监测站,前往梅恒冶炼有限公司排污口调查,发现该厂使用国家在1999年就明令禁止的烧结锅工艺。而该工艺被禁的重要原因,是污染严重。但当日,尤溪县环保局局长纪成俭说,是不是烧结锅导致村民血铅超标,要等调查结论出来后才能做出判断。他还说,该冶炼厂在1999年就通过了环保测评。梅恒公司董事长肖祥梅也说,公司排放的废水、废气,均经环保局监测合格后才排放。如果调查组最终认定,孩子血铅超标是由于该公司造成,公司将承担相应的责任。
而在全国范围炒得沸沸扬扬的甘肃省徽县铅中毒事件的调查结果中,国家环保局确定的原因包括:使用烧结锅工艺,并未按环保要求排放空气、废水等。
梅恒铅冶炼厂的罗仁建等多名老工人说,该厂至少从2003年就开始使用烧结锅工艺,甚至更早,之后一直没有变过,中间做了一次管道小改进,基本没什么变化。20日,记者再次采访了尤溪县环保局局长纪成俭,并列出了村民们提出的几个问题:环保局对该公司环境测评时,是否发现公司已在用烧结锅?从1999年起,国家就禁用烧结锅,多年来,县环保局平时对企业如何监管?是否到该公司检查过?该公司使用的烧结锅为何没被取缔?
对此,纪局长只说了一句话,“我们局绝对是按规章办事,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他还表示,三明市已成立一个专门的调查组,有问题去调查组采访。记者就这些问题,试图采访调查组相关人士,被告知,目前仍在调查中,有结果会通报。政府行动血铅事件后 酝酿环保整治
2008年10月18日,在本报报道见报当天,尤溪县政府责令梅恒冶炼有限公司暂停生产。10月19日下午,七里村会议室里,尤溪县委书记林昌源召集村民代表座谈,表态说,“保七里一片蓝天、保村民一个健康的体烧结锅政治
魄”。10月20日,三明市副市长吴俊卫带人赶到七里村,对该起事件展开调查。县政府拨出专款,与三明市疾病控制中心免费为该村的师生等人进行血铅情况检测。同时,当地环保、卫生、宣传、教育、公安以及镇政府等相关部门也组织人员深入该村,对血铅中毒等进行说明。
血铅超标事件发生后,村民曾有数个疑问:梅恒公司是不是招商引资进来的,是不是要经济效益不要环境效益?
“确实是招商引资引进,但尤溪县十分重视环保问题。该企业环保未达标一天,决不让企业恢复生产,宁可关停企业生产,决不会让一个群众搬走。”该县一相关领导说,县委、县政府的态度非常明确,并且还将掀起一轮新的环保整治行动,“比如说,梅仙镇上有多家石灰石矿和铅矿,也将被列在整治范围内。”20日,记者再访七里村时,当地村民的情绪非常稳定,“市里、省里都知道这件事情了,我们相信政府会给出最终的结果。”村民说。
和尤溪类似,在出现多人血铅超标后,建阳市政府也立即将村附近的铅锌矿暂停生产。铅锌矿的开采许可证2007年2月到期,建阳市政府已报告省国土资源厅,矿厂到期后不再继续签发采矿许可证。“如果是矿导致村民铅中毒,政府将替村民找矿厂索赔,并依法追究矿的责任。”建阳市纪委陈书记说。
专项整治行动(《中国环境报》2006-10-16)以甘肃省环保局副局长楼洪鑫为组长的省政府督察组,日前对陇南市西和县、成县铅冶炼企业整治专项行动进行了全面督察。
陇南市共有铅冶炼企业8家,集中在成县、徽县和西和县3县,其中西和县两家,成县4家。徽县铅污染事件引起了陇南市高度重视,迅速在全市开展了以铅冶炼企业为重点的污染整治行动。西和县和成县对境内的采、选、冶企业进行拉网式的检查,对污染集中区域内群众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责令铅冶炼企业立即停产待查,对其它无环保手续的污染企业进行了关闭,对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实施了限期整改。西和县、成县的6家铅冶炼企业均采用烧结锅工艺进行粗铅冶炼,有较完整的立项、环评手续,除黄渚铅冶炼厂因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备,污染物超标排放,已于2001年被勒令停产治理至今外,其它5家铅冶炼企业均建有冶炼尾气除尘、脱硫和冷却水循环设施。经现场检查,5家企业均已被县政府勒令停产。
督察组检查后认为,6家铅冶炼企业采用的烧结锅生产工艺属于国家明令强制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应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立即由县政府予以强制淘汰,拆除烧结锅生产线;6家企业中除黄渚铅冶炼厂外均存有一定量的含铅锌的生产原料和废渣,在贮存中均存在不符合国家规范问题,县政府应加强监管,采取必要的防扬尘、防渗漏、防转移的措施,防止发生二次污染和污染转移;对正在建设或准备技改的氧化锌、铅烧结机项目,应按规定报经济主管部门审核,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后,按照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规定重新办理相关手续;县政府应重点加强对铅、锌、金等采、选、冶企业的环境监管,督促其达标排放;强化对尾矿坝安全运行的监督检查,防范尾矿坝垮塌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确保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