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数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什么是基数法基数法又称基数增长法,在编制下一年度支出预算时,首先确定上年支出的基数,在上年支出基数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下一年度中各项支出的增长因素,由此来核定下一年度各项支出的数额。

基数加增长的方法以以前年度的预决算数为基础来编制当年的预算,重视过去预算连续性的方法,测算公式为:

收支预算数=基期收支执行数×(1十增长比例)

基数法的优缺点基数法受人为因素较多,往往不能考虑预算单位的人员状况、经费标准、事业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预算安排与实际的动态管理不能同步。

基数法承认既成事实,不考虑影响支出的因素是否发生变化,发生的变化是否合理。预算单位基数大的,经费的开支就相应宽松,基数小的,经费开支就相应紧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