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露下庭柯蝉响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作品慨况【作品名称】蝶恋花·露下庭柯蝉响歇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姓名】纳兰性德

【作品体裁】词

作品原文蝶恋花·露下庭柯蝉响歇

露下庭柯①蝉响歇。纱碧如烟,烟里玲珑月。并著香肩无可说②,樱桃暗解丁香结。

笑卷轻衫鱼子缬③。试扑流萤,惊起双栖蝶。瘦断玉腰沾粉叶,人生那不相思绝。[1]

作品格律(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

(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说明:又名《鹊踏枝》,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各四仄韵,一韵到底。[2]

作品注释①庭柯:庭院中的树木。 ②并著二句:意谓二人挨肩,无言相并,心中的愁绪暗自消解。香肩,散发着香气的肩背。樱桃,喻女子之唇,此处代指恋人。结难解。丁香结,本指丁香花蕾,后以之喻愁绪郁。

③鱼子撷:一种绢织之物。唐段成式《嘲飞卿》:“醉袂几侵鱼子撷,飘缨长罥凤皇钗。”[1]

作品赏析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夏夜,诗人与所爱女子共度的情景。上片前三句描画夏夜之景色、氛围,后二句刻画了相并说恩情的往事。下片承前,记叙和描画她在朦胧月下的美好的音容笑貌。上下浑成,笔调轻捷欢快,结二句则陡然转折,前扬后抑,前述之欢乐愈甚,则后来之悲痛愈烈,故言“相思绝”。[1]

作者简介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纳兰氏,世居开原东之叶赫河畔,满洲正黄旗人。其父为康熙朝太傅明珠。康熙十四年(1675),年方二十岁的纳兰性德科考应殿试,赐进士出身。选授一等侍卫。凡康熙出行,其必扈从。纳兰性德虽为皇帝近侍,却以诗文名世,《中国文学史》将其列为清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之一。其少年聪颖,通晓汉满文章,喜古文,工诗文,尤长于填词。词风清新自然,全无矫揉造作之痕。其所作《出榆关》被列为高等学校古文学范文。国学大师王国维称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性德英年早逝,康熙二十四年(1685),其身患寒疾,七日不汗而死,时年仅三十岁。康熙皇帝深为痛悼,特派使赐奠。纳兰性德一生虽短,但著述丰厚。留世的有同友人陆元辅合订的《删补大易集议汉萃言》、《陈氏水记集说补正》38卷,刻《通志堂九经解》1800余卷,著有《通志堂诗集》5卷,词4卷,文5卷,《清诗别裁集》10卷,《令词选》2卷,《渌水亭杂感》4卷,《熙朝雅颂集》18卷,《全唐诗选》、《词韵正略》、《湛园文稿》、《苇间诗集》等。[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