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德青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郝德青(1906-1993) 西羌城村人。著名外交家。曾任任中共成都市委第一书记、驻匈牙利、朝鲜、挪威、荷兰、伊朗等5国大使、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1983年连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常委、外事委员会委员。

中文名:

郝德青

国籍:

中国

民族:

出生地:

山西省平遥县

出生日期:

1906年

逝世日期:

1993年

职业:

革命家,外交家

毕业院校:

北平大学

信仰:

共产主义

郝德青(1906-1993)晚年郝德青

西羌城村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选为学生会主席,率领同学同反动学监渠达成展开斗争,被学校当早年郝德青

局开除。不久考入北平师范大学文预科学习。次年又考入北平大学法学院政治系。任中共法学院党支部书记、中共北平西城区委书记、中共北平文委成员。在北平反帝大同盟、北平市社联担任领导职务,参办北平文总的刊物《北方青年》。1930年在参加八一示威游行中被捕。1932年下半年在代县、蔚县、太原、洛阳等地,以中学教师身份为掩护,进行党的革命宣传活动。抗战爆发后,1937年下半年先后在介休、汾西担任中共县委书记、决死二纵队四团政治主任。1939年冬在“晋西事变”中,参与了发动和领导反对顽固派的自卫反击战。1940年回到四团任政委,领导整军活动。1941年任决死二纵队政治部主任兼第八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43年到延安中央党校参加整风学习,多次聆听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讲话报告。抗战胜利后,回晋西北一度任实验学校校长,后任《晋绥日报》社社长。1946年任中共晋绥分局秘书长。1949年冬任贺龙的政治秘书兼川西北军政委员会秘书长。中共川西区委员会组成后,任常委兼秘书长,分管政法、统战、外事工作。1951年领导新都、金堂、华阳等三县土改运动。1952年初任中共成都市委第一书记。1954年秋调任外交工作,先后任驻匈牙利、朝鲜、挪威、荷兰、伊朗等5国大使,期间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5年。[1][2]1971~1983年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1983年连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常委、外事委员会委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