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裳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罗裳山,海拔239.5米,为福建晋江市内第五高山,历来与清源山(海拔572米)、紫帽山(海拔517米)、朋山(一说葵山,又称双阳山)并称为泉州四大名山。

中文名称:

罗裳山

地理位置:

福建晋江市内

海拔:

239.5米

注释:

泉州四大名山之一

目录

简介人文历史相关资料

简介罗裳山,海拔239.5米,为福建晋江市内第五高山,历来与清源山(海拔572米)、紫帽山(海拔517米)、朋山(一说葵山,又称双阳山)并称为泉州四大名山。

人文历史罗裳山由来与罗隐不无关系。罗隐是唐代末年一位愤世嫉俗的文人,后不得志,流落闽南。在福建待了14年,足迹遍及八闽大地,留下了许多传说。 何乔远《闽书》记载:“唐末罗隐乞食山下,山下人侮之,隐乃画马于石。每夜出食人禾,追之则马复入石,山下人乃改礼焉。隐为画椿系马,马不复出,今其迹犹潦然云。”这段关于画马石的记载,带着神话的美丽。记载中的故事,一直被罗裳山脚下的人们世代相传着。这美好的传说,为罗裳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相关资料罗隐(833年-909年),唐末文学家。字昭谏,原名横,因屡试不第,愤而改为隐,自号江东生,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人。27岁即在贡籍,却十试而不中。后从事湖南,历淮、润诸镇,皆不得意,直至55岁才投奔雄踞东南的杭州刺史钱镠,辟为从事,又请置钱塘县,表为县令。天佑三年(906年),转司勋郎中,充镇海节度判官。梁开平元年(907年),钱镠被封为吴越王,又表荐罗隐为给事中,世称“罗给事”。二十二年中,宾主遇合,如鱼得水。罗隐诗文多愤世之作,但散佚较多,今存《甲乙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