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名称:【双调】寿阳曲·一阵风
别名:【双调】落梅风·一阵风
年代:元代
作者:马致远
体裁:散曲·小令
宫调:双调
曲牌:寿阳曲(落梅风)
作品原文【双调】寿阳曲
一阵风,一阵雨,满城中落花飞絮。纱窗外蓦然闻杜宇,一声声唤回春去。[1]
作品注释①蓦然:突然。
②杜宇:又名子规、杜鹃和布谷,常于春天鸣叫。[1]
作品简析晚春时节的“一阵风,一阵雨”,就要把春天带走,而不是“风雨送春归”。风卷起满城飞絮,雨摧落花满城。这形象地点化出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突然听到纱窗外杜宇声声啼叫,“不如归去”,希望杜宇把春叫回去,春欲归去,又是暮春时节,时间的流逝特别快,更带惜春之情。[1]
作者简介马致远像
[2]
马致远
(1250?—1321?)元代杂剧家、散曲家。大都(今北京)人。名不详,以字行于世。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马致远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同称“元曲四大家”。青年时期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仕途坎坷,政治理想一直没能实现。中年中进士,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后在大都任工部主事。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死后葬于祖茔。马致远早年即参加杂剧创作,从事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有“曲状元”之誉。他的杂剧作品见于著录的有15种,以《汉宫秋》最著名。散曲集有《东篱乐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