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传统名产。素以色泽鲜润、软亮轻柔而著称。其质地精良,严谨致密,图案美观,灿如云锦,自古驰名中外,久为豫省出口大宗。主产于南阳北部山区,二十世纪初叶为其鼎盛期。今日柞蚕坡
简介中州传统名产。素以色泽鲜润、软亮轻柔而著称。其质地精良,严谨致密,图案美观,灿如云锦,自古驰名四方,久为豫省出口大宗。据《元和郡县志》所载,唐开元年间南阳已有“绢”和“丝布白菊之贡”。明嘉靖年间,南阳府在宛县设有“染织局”,全府每年从丝绸行业征赋银2.8万多两。清同治年间,有殷汝璧知南阳县,竭力劝导各机工改良制品,数年间顿改旧观,时南阳绸有殷绸之称。“其色泽品质虽较江浙为逊,然视汴绸则过之”。清光绪二十八年,南阳县令潘守廉派人赴山东、湖州、苏杭等地引进良种,招雇蚕师和丝匹至宛,辅导养蚕、缫丝、织造、印染新工艺,培植槲蚕、柞蚕、湖蚕、椿蚕。,近山之处养山蚕,近城之处养家蚕,渐为普遍。当时宛城各主要街道及近郊农村,到处是织绸的手工业作坊。“迩时匠心精巧,几与苏杭争胜,每年销售价约数十万金”。(《河南宛报》丙午三十一期)1902—1903年间,清省府的《河南宫报》接连刊出南阳县的《栽桑问答》、《养蚕要求》、《养椿蚕简明法》、《蚕病辨徵》等书。1905年9月清省府又把南阳县的湖绉、捻线缎、起花棉绸等丝织工艺晶送往京师陈列。1902~1920年间是南阳丝绸的鼎盛时期。当时宛城内外手工业丝绸作坊有700余家,织机3000多台,丝绸庄30多家,最大的久成一家拥有织机20多台,工匠100多人。还在上海、武汉、郑州、开封、北京等地设有分庄。仅南阳城每日可织绸绉1000余匹,值银17000余元;每年约出贷400万匹,共值银600余万元。1919年镇平有大小织机.2500台,出口较南阳稍逊。石佛寺为丝绸贸易集散地,经营极盛,人称“小上海”。1911年上海大丰丝绸庄到石佛寺设庄,与久成抗衡。南召县也地产山蚕,出丝颇盛。居民多织造茧绸运销各地。南阳各地丝绸花色有龙虎、竹梅、松鹤、散花,后发展为要什么花织什么花。花色繁多,工精艺巧,大有与苏杭争胜之势。但不幸的是,曾誉满天下的南阳丝绸,1921年以后逐渐衰落。长期的社会动乱和政治腐败致使蚕丝产量锐减,原料日趋缺乏,产品声誉江河日下,绸庄机户相继倒闭。至解放前夕,南阳丝绸已濒临绝境,处于奄奄一息状态。解放以后,人民政府积极发展养蚕事业,大力扶植丝绸工业一1949年2月恢复了柞绸、八丝绸、花丝葛等7种传统产品的生产。以后逐步增加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翠花绉、花软缎、软缎被面、装饰缎。1968年南阳丝绸恢复对外出口,产品畅销欧美20几个国家和地区。1979年以后,南阳的桑棉绸、双绉等8种丝绸产品被省评为“优等产品。[1]
档案匣品类:南阳山绸、柞丝绸、云织、八丝绸、花丝葛、翠花绉、花软缎柞蚕坡
花色:龙虎、竹梅、松鹤、散花
产业链:养蚕、缫丝、织造、印染、营销
日产值:1000匹 银元17000(仅南阳府城不完全统计,不包括周边各县、镇)
主产地:南阳府城、近郊商业名镇(如镇平、石佛寺镇、赊旗镇(今社旗县))北部山区(如南召、鲁山)
消费市场:南阳周边、西欧国家、北美地区
中转市场:汉口、上海等
鼎盛期:1902--1920
名词解释:柞丝绸,柞丝绸就是用柞蚕生产的丝线织造而成的绸子。我们通常熟知的桑蚕吃的是桑叶养于室内而柞蚕吃的是柞树叶放养于室外。柞蚕体格较大于桑蚕
历史云锦南阳绸 经纬两千年
“富家女儿婆家找,先问蚕坡有多少”、“柞墩好比摇钱树,蚕坡类似聚宝盆”……在南阳民间,流传着众多和桑蚕、柞蚕相关的谚语,南阳也历来有“养蚕为业,植柞为本”的传统。
南阳柞绸始于汉代,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质地精良、图案美观、灿若云锦,“久已四方驰名”,除敬奉皇室,还远销国外。清末,南阳柞绸业进入鼎盛期,南阳城出现“孺妇会络经,处处梭子声”的景象……
养蚕为业 植柞为本民国时期的生产现场
柞蚕汉代“落脚”南阳
传统丝绸分为家丝绸、山丝绸两种。家丝绸以桑蚕丝为原料,山丝绸以柞蚕丝为原料,亦称柞绸。
南阳地处秦岭东南,既没有南方的高温多湿,也没有北方的多风干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南阳的桑蚕、丝绸业早在东周就已起步,申国之丝织品已有疏密之分和“绿兮丝兮、女所治兮”的染色之术。《南阳蚕业志》记载:西汉时期南阳即为全国桑蚕八大产区之一,宛邑设立“工官”管理丝绸行业;西汉后期战乱频繁,但南阳郡守召信臣仍“劝民农桑末归本民以殷富”……
南阳丝绸业的繁荣源于柞蚕。柞蚕于东汉时期进入南阳,并形成南阳的柞绸纺织业。山东是柞蚕业的发源地,南阳柞蚕从山东引入,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最早落脚地在南召县。至明嘉靖年间,南召“山丝产额甲于各县”,出现了较大行店、货栈等,南召店(旧县城)“日进斗金”……
《泌阳县志》载:“山茧绸,山蚕食栗叶、橡叶节间,取丝为绸,其质坚韧。泌阳贡绢布,绢指此。”记录了唐天佑三年(906年),南阳郡比阳(今泌阳)县令朱全忠把绢布(即南阳柞绸)作为贡品,敬奉皇室之事。
清代,南阳柞蚕业蓬勃发展,至清末,柞蚕业已由南召扩及到南阳、镇平、方城、内乡、舞阳等地,桑蚕业大有被柞蚕业取代之势,南阳柞绸业进入了鼎盛期。
妇孺会络经 处处梭子声
清末南阳柞绸进入鼎盛期
清末,南阳柞绸业进入鼎盛期,宛城一度出现“孺妇会络经,处处梭子声”的景象。南召、镇平、方城三县商贾成群,店铺林立,柞绸业尤为繁荣昌盛。
南阳民俗专家白万献说,民国初年,南阳绸庄林立,整个南阳城好像一个大丝织厂,仅南关、小东关、小西关三处就有900多户从事丝绸生产;杨家后坑、赵家花园、外号街等处几乎家家有机房,户户能纺织。
《南阳蚕业志》记载,清光绪二年(1876),南召县养柞蚕已达3万筐以上,产丝10万多公斤;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上海“久成”丝绸行在李青店、板山坪设立分行,南阳柞绸销往俄国、欧美等地;民国十年至民国二十年(1921-1931),南召全县蚕农达17230户,占总农户的65%,产柞绸280多万米……
清宣统年间(1909-1911),河南省的柞绸贸易中心转移至方城拐河镇,至1929年方城柞蚕业空前兴盛,时年总产茧1.5亿粒,织机发展到5000多台,经营丝绸的商行70余家,年销售30多万匹,远销美、英等国。清《河南通志》载:裕召设绸卡,裕州拐河分卡为最重。
清光绪元年(1875),镇平县手工柞绸已弛名中外,除在上海、山西等地销售外,还远销俄、美、法、德等10多个国家。民国初期,镇平县经营丝绸的商户就有1000多家。民国十年至二十一年(1921—1932),镇平全县有丝绸行150余家、炼染作坊40多座、机台1万多张,成为河南柞绸的主要集散地,贸易盛极一时……
全国柞蚕生产基地
“丝毯之乡”与“柞蚕之乡”
今天,南阳成为全国著名的一化性柞蚕茧生产基地。
南召、方城、镇平、内乡、淅川、西峡6县先后被确定为“全国19个柞蚕基地县”,南召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柞蚕之乡”,镇平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丝毯之乡”,“南召一化柞蚕、茧、丝(绵)、绸”通过国家原产地保护认证…[2]
故事南阳作家群领军人物周大新的长篇小说《第二十幕》以及由周志方改编黄健中执导的49集电视连续剧《经纬天地》较为全面、艺术性的讲述了20世纪南阳丝绸业代表“尚吉利”的故事。《经纬天地》海报
清朝末叶,大旱年间。
“尚吉利”作为南阳丝绸业的小作坊,尚安业的儿子尚达志年少气盛,闯荡卖绸,遭到大绸商楚陶朱的蛮横欺压。在秦家父子的仗义帮助下,方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因祸得福。
辛亥革命爆发,兵荒马乱。
尚达志救下一个即将冻死的乞丐栗温保,由此埋下祸根。南阳镇守使晋金存,正在缉拿悍匪头目栗温保,此间偶遇尚达志热恋中即将成亲的美丽姑娘盛云纬,公报私仇,抓捕了尚达志。为此,尚秦两家被骗尽家财,陷入困境。盛云纬为救尚达志,委身嫁给晋金存,婚后发现自己怀上了尚达志的骨肉,心如刀割。
达志几乎疯癫,绝望之余迎娶了一直暗恋他的顺儿。他的父亲在绝望中死去,留下遗嘱,尚家家业一日不兴,死不瞑目。秦父最终以自己的死追回两家的十万两失银,“尚吉利”终于又挂起了招牌。
尚达志经营的“尚吉利”绸行渐有转机,不料晋金存亲手开枪打死了盛云纬。云纬临终留下遗愿,希望她和达志的女儿贞祺能认祖归宗。顺儿用宽厚的母爱接受了这个不幸的孩子,给了她一个温暖的家。
尚达志研发的“花旗”绸在美国旧金山博览会上获了奖,但好景不长,假绸四起,再遭陷害。楚陶朱等人绑架了尚达志唯一的儿子尚立世,尚达志极力反抗,最终撕票,尚达志失去了唯一的儿子。
一波未平又起波澜,楚陶朱筹巨资囤丝,欲操纵丝市;尚达志联合丝业同仁,大力抛丝压价。情势胶着之时,“尚吉利”机房织机被烧,丝价闻风大跌,楚陶朱彻底破产,亡命天涯。
抗战爆发,民族危亡。
楚陶朱充当间谍,带日军闯进“尚吉利”,被愤怒的群众打死。尚达志收殓战死者的尸体,顺儿和几百名寡妇用最好的花旗来裹尸送他们上路。
抗战胜利,日本投降,“尚吉利”浴火重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