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性脓疱疮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拼音máo náng xìng nóng pào chuāng

疾病别名Bockhart脓疱疮 浅表性脓疤性毛囊炎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

疾病概述毛囊性脓疱疮(BoCkhart脓疱疮)是一种浅在毛囊口炎。病原茵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时为白色葡萄球菌,常因虫咬,损伤、搔抓所致。

疾病描述本症又称Bockhart脓疱疮,是一种表浅性毛囊口炎。

症状体征在毛发皮脂腺开口处发生表浅性圆形小脓疱,由绿豆大到黄豆大不等。四周绕以红晕,自觉轻度瘙痒或灼痛感。如经搔抓可以结成脓痂,皮疹常成批发生,单个损害约经7~10d而痊愈,主要侵犯毛发较多的病人,好发于头部及四肢,尤以股部及小腿最为常见。

疾病病因其病原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时为白色葡萄球菌。常因虫咬、搔抓或其它皮肤损伤而诱发。

病理生理在毛囊开口处有角层下脓疱。脓疱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残余的角质和坏死的上皮细胞。脓疱四周表皮细胞水肿,毛囊上部周围结缔组织水肿,血管扩张,其周围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

诊断检查鉴别诊断:脓疱性痱子:为与汗孔一致的小脓疱,同时有密集的丘疹或丘疱疹,多见于夏季或高温湿热的环境中。

治疗方案保持局部清洁,外涂抗生素软膏。对顽固反复发作者,可全身应用抗生素。亦可试用自家菌苗葡萄球菌疫苗注射。

特别提示毛囊性脓疱疮又称浅表性脓疤性毛囊炎。为毛皮脂腺开口处的小脓疱。本病多见于幼儿,常于四肢发生浅表囊性小脓疱,中心毛发贯穿,周围绕以红晕,轻度搔痒或灼痛,常成批发生,单个损害约7-10天而愈,所属淋巴结肿大,可再发;愈后不留疤痕。

相关出处现代皮肤病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