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毛囊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拼音pí zhī xiàn máo náng liú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

疾病概述皮脂腺毛囊瘤是1980年Plewig首先报告,属于毛囊瘤的一种变型。

症状体征通常发生于富有皮脂腺、毛囊的部位,如鼻部。皮损一般为单个,表现为正常皮色、半球状隆起小结节,中央凹陷,有一瘘管样开口,从中伸出毳毛。

病理生理真皮内可见一大而不规则的腔,不向皮面外生长,腔由鳞状上皮围成,周围有许多呈放射状排列的皮脂腺毛囊与腔相连,其中包括皮脂腺导管、许多大而分化好的皮脂腺小叶以及毛囊,毛囊内含有毳毛等。

诊断检查通过临床上不易诊断,必须作病理检查。组织学上应与毛发上皮瘤(即囊性腺样上皮瘤,特别是单发毛发上皮瘤)以及基底细胞瘤区别。但本病具备中央充以角质的毛囊囊肿,而囊肿周围有不同程度分化的毛结构,有助于鉴别诊断。基底细胞瘤虽也可含角质囊肿,但无发育不全的毛囊。

治疗方案全部切除是较为满意的治疗方法。

相关出处皮肤病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