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脸鲣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鸟种:蓝脸鲣鸟

学名:Sula dactylatra

英文名:Masked Booby

分类:鸟纲、鹈形目、鲣鸟科、鲣鸟属

描述:体大(86厘米)的黑白色鲣鸟。体形比红脚鲣鸟和褐鲣鸟都要大。成鸟特征为前额及翼上覆羽白色,背白,头白而具黑色斑纹。幼鸟似褐鲣鸟但具白色领环,上体褐色较浅,翼下具横斑。

虹膜-黄色;嘴-黄色;脚-黄至灰色。

叫声:于海上无声。

分布范围:繁殖于热带的大洋岛屿;分布遍及大多数热带海域。

分布状况:有6个亚种。亚种personata在台湾东北部的钓鱼岛有繁殖,分布范围进入中国海域。

习性:蓝脸鲣鸟为留鸟,主要栖息于热带海洋、海岬和岛屿上,除了繁殖期以外,大多数时间都在海上活动。善于飞行和游泳,常呈小群飞行于海面的上空或者在海面上游泳,有时为了追觅食物飞到离海岸很远的地方。主要以各种鱼类,特别是飞鱼为食,也吃乌贼和甲壳类。

繁殖:蓝脸鲣鸟营巢于大而平坦的海岬和与海岛上,成群在一起营巢。领域性较强,通常每个小的群体所占据的巢域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每窝产卵2枚,通常在产完第一枚卵后,相隔6天左右才产第二枚卵,因此当第二枚卵孵出时,第一枚卵孵出的雏鸟已经长得相当大了,如果它发育正常,就几乎霸占了大部分食物,使第二枚卵孵化出的雏鸟无法成活,所以只有当第一枚卵孵化失败,或者第一枚卵孵化出的雏鸟未能成活时,第二枚卵孵化出的雏鸟才有机会得到正常的生长发育。孵化期通常为43天左右。雏鸟为晚成性,虽然生长很快,到1.5~2个月时体重已经接近成鸟,但还不能飞行,一直要到大约4个月以后翅膀才能长成,离巢飞翔。

濒危等级:易危(v)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Ⅱ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