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名称】八道湾胡同
【曾用名】八道湾
【所处街道】福绥境街道办事处
【临近街道】西止于赵登禹路;东接后公用胡同;南临前公用胡同。
【历史渊源】
八道湾是位于前公用胡同以北的不规则胡同。八道湾的闻名当然是与鲁迅兄弟的恩怨密不可分。
1919年8月19日,鲁迅在广和居收契后买下八道湾罗姓屋,12月29日由绍兴接母亲来京,直至1923年8月携妇迁居砖塔胡同61号止,鲁迅在八道湾共生活了三年多时间。八道湾11号院旧时曾是大宅门格局,邻街是一溜院墙,进门楼见影壁,宅内分正院、后院和西跨院三进。据说,鲁迅看重这里,是因为空地宽大,适合儿童游玩。鲁迅与母亲、朱夫人住前院,周作人及其“苦雨斋”在后院。当年,鲁迅曾在屋前栽植了丁香和青杨。八道湾的周宅,是蔡元培、郁达夫、钱玄同、胡适、沈伊默等许多文化名士频频造访之地。并诞生了《阿Q正传》、《风波》、《故乡》、《社戏》等著作和译著百多篇。
梁实秋先生曾这样描写过周作人的书房:
“周作人先生在北平八道湾的书房,原名‘苦雨斋’,后改名为‘苦茶庵’,不离苦的味道。小小的一幅横额是沈尹默写的。是北平式的平房,书房占据了里院上房三间,两明一暗。里面一间是知堂老人读书写作之处,偶然也延客品茗。几净窗明,一尘不染,书桌上的文房四宝井然有序。外面两间像是书库,约有十个八个书架立在中间,图书中西兼备,日文书数量很大”这院子里“即使是在严热的夏天,它也庭院寂静,高树蝉鸣,天气虽热,感觉清爽。”周作人在这里住了48年之久。周作人从南京老虎桥监狱出来后,于1967年5月16日死于此宅一隅。
【其它】
当年北京叫八道湾的地方不少,不远的鼓楼西大街中间的八道湾(现名小八道湾),西直门外的八道湾(现名北礼士路西头条),天坛附近的八道湾(现东晓市一巷),景山附近的八道湾(现名道湾胡同)等
【交通】
7、105、111、808路新开胡同站往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