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点透视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散点透视法,亦称动点透视法。它是指从多个角度表现事物特征,或从多个侧面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运用这一方法作文,可以使表现对象更鲜明、生动、丰满,更富立体感。

例如,邹志安的《支书下台唱大戏》,对被弄权者逼下台的村支书李润娃,作者没有作多少正面的描述,而是通过郑三保到村里调查,群众包括李润娃母亲对李润娃的反应,折射其性格特征和美好品德。群众掰着指头一件一件地数他办的好事,并对他表示深切的关怀。有的劝慰,有的帮他扫地擦桌子,收拾屋子;最后,大家合伙凑钱为他唱大戏,送他一曲《长坂坡》。在他产生失落感的时候,群众从空中接住了他,把他拥入宽大而坚实的胸怀。这样,从不同侧面塑造出一个优秀农村干部形象。

采用散点透视法作文,要注意服从于表现主题和人物性格的需要。在写景中,视点的转换要清晰;写人时,视点要有所选择,避免视点的散乱和模糊不清。

散点透视法还是传统东方绘画的技法之一,中国画、波斯细密画都采用这种方法。它不同于西方的焦点透视。焦点透视只有一个观察焦点,散点透视则有许多“点”,如《清明上河图》。这样可以在有限的图画中表达许多主题,像一幅可以边走边看的长卷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