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宋、元时代金军、蒙古军在战争中俘掳的汉族人户。大都为贵族占有,被迫从事农业劳动或其他劳役,除对地主贡纳外,又须向国家缴税当差,地位类似农奴;少数成为贵族家庭奴隶。此种人口称驱(或作“躯”)口,简称驱。照元代法律,驱口地位和良人(自由民)完全不同,通常不得与良人通婚。陶宗仪《辍耕录》卷十七:“今蒙古、色目人之臧获,男曰奴,女曰婢,总曰驱口。......刑律:私宰牛马杖一百;殴死驱口,比常人减死一等,杖一百七。所以视奴婢与马牛无异。”又元代被掳为军队服役的男丁称驱丁。《元史·兵志一》:“应系逃军未获者,令其次亲丁代役。身死军人,亦令亲丁代补;无亲丁,则以少壮驱丁代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