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4日22时10分左右,一架从哈尔滨飞往伊春的客机在伊春机场降落,接近跑道时断成两截后坠毁,部分乘客在出事时被甩出机舱,生还希望较小。机上有乘客91人,其中儿童5人。“8·24”坠机事故已造成42人遇难,54人生还。根据失事现场情况判断和幸存者回忆,飞机在空中没有发生燃烧或爆炸,初步调查没有发现人为破坏迹象。失事飞机黑匣子已经找到,事故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河南航空有限公司于8月30日公布了“8·24”飞机坠毁事故遇难旅客赔偿标准,每位遇难旅客赔偿总额为96万元。
2010年8月24日,河南航空有限公司B3130号飞机执行VD8387哈尔滨—伊春航班任务,于20:51在哈尔滨机场起飞,本计划于21:40降落于伊春林都机场,但因飞机迫降处置不当,引发飞机突然断裂、起火、爆炸,至22:10许在距伊春林都机场跑道690米处提前接地坠毁。
失事客机是一架ERJ-190支线客机,飞机由巴西生产,2008年9月第一架交付中国,飞机核定载员108人。目前空难伤员得到妥善安置,善后工作正在展开,客机黑匣子已经找到并于25日送至北京,目前专家正对黑匣子进行解码。2010年8月25日,国务院“8·24”飞机坠机事故调查组在伊春正式成立,但飞机失事原因分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因此最终原因的确定还需要一段时间
夜航条件复杂
夜航条件复杂,没有仪表着陆系统(俗称盲降设备,ILS),按照中国民用航空局《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91.157条规定,最后进近阶段必须在能见度大于1600米的情况下方可进行目视飞行。
南航黑龙江分公司运行安全技术部2009年8月27日印发的“关于伊春/林都机场运行安全措施”文件第三部分“伊春机场飞行安全措施”中,第一条就是“9月1日以后伊春机场原则上不飞夜航”,其它还有“昼间不在中雨、夜间不在有降水情况下着陆”,“不允许顺风起降”等。
进近程序
伊春林都机场因未安装仪表着陆系统,所以没有精密仪表进近程序,只有非精密仪表进近程序。具体为:30号跑道有VOR/DME程序,12/30号跑道各有一套NDB/DME程序。机场运行细则规定,30号跑道按VOR/DME程序进近,最低能见度要求为2800米。
进近最后阶段由非精密仪表进近程序向目视飞行过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在最后进近定位点之后。二是必须建立了足够的目视参考。最晚时机是复飞点;而最佳实际则是在高度1000英尺完成着陆检查单。能见并确认跑道无误的情况下,逐步转入目视飞行。
伊春航线开通不足1月
哈尔滨至伊春往返航线从今年的8月10日起才正式由河南航空开通,每周二、四、六各一班,由E190支线客机执飞。而河南航空的前身是鲲鹏航空,鲲鹏航空于2010年3月29日完成了主运营基地、住所地的变更程序,正式更名为河南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