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苏海鸥(1933—2010),笔名夏青、春晓、牧歌,海南省琼海市人。原海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首届主席、原海南省文联组联处处长。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二、生平概述1933年6月3日戌时生于海南琼海嘉积镇温泉管理区参古岭村人。1951年秋,乐会县第二中学(原乐会县师范溶沐分校附中、今温泉中学)毕业后便参加工作。先后担任乐会县第一区第二中心小学(后改称第四区第一中心小学)教员,海南行政公署文教处干部,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委《五指山报》记者、政文副刊组编辑组长,海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文艺组副组长兼文学组组长,中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委宣传科副科长兼自治州广播站站长(其间曾参加筹建自治州委党校并在该校任副科级哲学教员),海南自治州向阳“五·七”干校学员,州革委会政工组宣传办公室文艺创作员兼《五指山文艺》编辑,州文化局社会文化科科长兼《五指山文艺》编辑,自治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驻会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五指山文艺》编委,海南行政区文联办公室主任,海南省文联组联处处长兼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首届主席、省文联艺术研究室特聘研究员、省文联初级职称评委、《海南文艺界》杂志副主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海南卷》副主编(省政府文化规划领导组特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分会第一、第二届常务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五届理事,海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二、第三、第四届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世界民族研究会会员、广东省民俗学会理事、广东民间文艺丛书编委、海南岛作家协会理事、海南省少数民族研究会常务理事。
曾先后带职到海南区党委党校理论班、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文学创作训练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文学创作讲习班、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传统文化讲习班、中国文联曁广东省文联北戴河读书班深造。
苏海鸥于2010年4月27日下午20时10分在家乡不幸逝世,享年77岁。
三、艺术成绩苏海鸥的作品颇丰。有作品还获得全国、全省或地区级的奖励。如黎族歌舞《送代表》(歌舞文学台本、歌词、与吴江揖合作,收入作家出版社《曲艺集》1964年),由广东省代表团参加1964年全国民间艺术会演,获优秀奖;散文《香港灯火》,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94年文学作品征文二等奖;歌曲《放牛山歌》(苏才霞作曲),2000年获国家广播电视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作品评比铜奖,海南省一等奖,中央、海南人民广播电台播放;民间故事《猿和猴子的故事》、《老课将军》,1984年获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文艺作品评比一等奖,在花城出版社《黎族民间故事集》、上海文艺出版社《黎族民间故事选》发表。在文艺创作上,他是个多面手,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民间文学、电影文学剧本、琼剧、文艺评论等等,都有涉猎。
广州中山图书馆、海南省作家协会和琼州大学联合举办海南省作家作品档案馆分别收藏他的部份作品有:《五指山民歌集》(广东省人民出版社,1958年),《黎族民间故事集》、《黎族情歌选》(以上两部与符震合编,花城出版社,1982年),《中国黎族大辞典》、《海南名人辞典》(以上两部与苏英博、韦经照等合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1994年),《全国战斗英雄陈理文》(与王亚保、林玉强、苏鹏程等合编,南海出版公司,2000年)。参加集体编辑工作的有《五指山古今诗抄》(曾宪诚等主编,花城出版社,1982年),《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编,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1年)。主持编辑出版的有小说散文集《天涯行》、民间故事集《天涯传说》、创作歌曲集《五指山歌声》(以上三集,由海南自治州文联印行,1987年)。并与海南大学党委书记、海南诗社社长、老诗人林施均合编、秦牧作序的海南作者古诗集《珠崖风》(海南诗社、海南自治州文联印行,1985年)等等。他编写反映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海南农民战天斗地抗旱保丰收的独幕琼剧《人定胜天》,1961年由澄迈县琼剧团在海南人民广播电台演播。由他执笔、集体改编反映黎族山村农民战天斗地、科学种田的大型琼剧《激战豹子岭》,由琼中县琼剧团表演,并于1970年参加广东省专业文艺会演,受到好评。
四、评价与影响苏海鸥一生致力于文化工作。他工作兢兢业业,做人踏踏实实。数十年来,他经常深入黎村苗寨,走访田间地头,发掘民间文艺人才,组建基层民间文艺队伍,带头收集民间文艺;坚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勤俭持家,对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不折不扣完成。即使在退休后,仍然积极帮助和扶持年轻同志,忙碌在民间文艺工作第一线;他为人正直、热情直爽,团结同志,乐以助人,他为海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对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文联和海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成立与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工作得到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海南文艺界同仁的一致好评。 其个人主要事迹收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家辞典》、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文艺家传集》、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国文艺英才辞典》、中国文联出版社公司《中华文学人才名录》。
五、其他他还写得一手好字,海口、琼山、文昌、琼海、定安、屯昌、万宁、陵水、三亚、儋州、乐东、琼中、通什等市县,数以千计的民家都收藏有他写的毛笔、钢笔小楷手迹,琼山、琼海、文昌、乐东有些民家还收藏有他写的大字对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