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西汉城阳王刘章人物简介

刘章[1],汉高祖刘邦之孙,齐王刘肥之次子。吕后称制,汉朝大权逐渐落在吕产、吕禄手中。吕后崩,吕氏想篡夺汉家大权,刘章和周勃等诛诸吕,功大。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益封朱虚侯刘章二千户,黄金千斤。《汉书.高五王传》:“始诛诸吕时,朱虚侯章功尤大,大臣许尽以赵地王章……。及文帝立,闻朱虚、东牟之初欲立齐王,故黜其功”。二年封朱虚侯刘章为城阳王。章意“自以失职夺功。岁余,章薨……”。历代相传刘章死后葬于莒。刘章墓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生平事迹

公元前186年(吕后二年)刘章为汉宫值宿护卫,吕后封他为朱虚侯,把吕禄的女儿嫁给他为妻。四年之后,封刘章的弟弟兴居为东牟侯,都在长安宫中值宿护卫。

吕后专政,刘氏一族地位逐渐下降。公元前180年(吕后八年)赵王刘友入朝,在他的府邸被幽禁而死。三个赵王都被废黜。高后封吕氏子为燕王、赵王、梁王,独揽大权,专断朝政。

朱虚侯二十岁时,很有气力,因刘氏得不到职位而忿忿不平。他曾侍奉高后宴,高后令朱虚侯刘章当酒吏。刘章亲自请求说:“臣是武将的后代,请允许我按军法行酒令。”高后说:“可以。”到酒兴正浓的时候,刘章献上助兴的歌舞。然后又说:“请让我为太后唱耕田歌。”高后把他当作孩子看待,笑着说:“想来你的父亲知道种田的事,如果你生下来就是王子,怎么知道种田的事呢?”刘章说:“臣知道。”太后说:“试着给我说说种田的事。”刘章说:“深耕密种,留苗稀疏,不是同类,坚决铲锄。”吕后听了默默不语。过了一会儿,吕氏族人中有一人喝醉了,逃离了酒席,刘章追过去,拔剑把他斩杀了,然后回来禀报说:“有一个人逃离酒席,臣谨按军法把他斩了。”太后和左右都大为吃惊,既然已经准许他按军法行事,也就无法治他的罪。饮宴也因而结束。从此以后,吕氏家族的人都惧怕朱虚侯,即使是大臣也都依从朱虚侯。刘氏的声势又渐渐强盛起来。

吕后去世后,刘章,周勃等人害怕诸吕作乱,他们对外联合齐王,楚王等诸侯压制吕氏,对内抢先夺下兵权稳定局势。朱虚侯刘章首先亲斩丞相吕产立了大功,被汉文帝加封二千户俸禄。公元前178年(孝文帝二年),刘章又从朱虚侯晋封为城阳王,创建城阳王国。

城阳王刘章在位2年,于公元前177年(孝文帝三年)去世,谥号“景”。刘章娶吕禄之女为妻,生子刘喜。

子孙后代

刘章死后,由刘喜继位为第二代城阳王,史称城阳共王。城阳共王刘喜在位8年,于公元前170年(孝文帝十年)被朝廷改封为淮南王,4年后又恢复为城阳王,前后共为王33年才去世。公元前143年(孝景帝后元一年)刘喜之子刘延继位为第三代城阳王,此即城阳顷王。刘延在位26年去世,其子刘义于公元前117年(元狩六年)继位为第四代城阳王,此即城阳敬王。城阳敬王刘义在位9年去世,其子刘武于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继位为第五代城阳王,是为城阳惠王。城阳惠王刘武在位11年去世,其子刘顺继位为第六代城阳王,史称城阳荒王。城阳荒王刘顺在位46年去世,其子刘恢于公元前51年继位为第七代城阳王,史称城阳戴王。城阳戴王刘恢在位8年去世,其子刘景于公元前43年(永光元年)继位为第八代城阳王,史称城阳孝王。城阳孝王在位24年去世,其长子刘云于公元前20年(鸿嘉元年)继位做第九代城阳王,史称城阳哀王。城阳哀王刘云在位仅1年便去世,死后无子嗣位,改由他的弟弟也即城阳孝王刘景次子刘俚嗣位,城此为第九代第十城阳王。刘俚在位25年,直至公元6年(居摄元年)王莽篡位,废除城阳王国,城阳王刘俚被贬为城阳公。第二年,城阳公刘俚又被削爵为民。刘章开创的城阳王国共历九代十王183年,至此灭亡。

历史评价

一、不逆诸吕,做“耕田歌”。在吕后设宴的殿外杀吕氏中人,由此可见,刘章确实很勇敢。

二、斩杀吕产,天下随定。公元前180年,高太后崩,刘章得知诸吕计划,告其兄齐王刘襄等人,共谋诸吕,诛杀吕产。但大臣们惧怕刘襄兄弟,就改立无依无靠的刘恒为帝。公元前176年(汉文帝四年)夏,城阳景王刘章薨,死时二十五岁。刘璋子孙没有在七国之乱时起来谋反,大约刘章生前对子孙有教诲。

2.南宋官员刘章人物简介

刘章[2],字文孺,衢州龙游(今浙江龙游)南寺下村人。生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卒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5)乙丑科,刘章状元及第。刘章有文名,从《偃王庙》一诗可见:“造化留神迹,山川妥地灵。一时捐玉几,千古享彤庭。仁义终难泯,丹心照汗青。”著有《补过斋拙稿》若干卷,《非〈非国语〉》、《刺〈刺孟〉》各1卷。

人物生平

刘章少年时,聪颖异于常人,每日诵读数千文字。中状元后,任镇东军签判。不久,入为秘书省正字。绍兴十六年(1146),迁秘书省兼普安、恩平两王府教授。执教四年中,专以经义文学启迪教异,自此受知于孝宗。

秦桧专权,恨刘章不依附自己,将其赴出朝廷,任职筠州。秦桧死,召为司封员外郎,擢秘书省少监,起居郎。使金回来后,代理工部侍郎、兼吏部。刚到任,即遭御史弹劾,贬为崇道观提举,举朝为之惋惜。起居郎王佐为其言冤,亦遭贬谪。重新起用后,刘章任信州知州。

孝宗即位(1163),刘章知漳州,任秘阁修撰,敷文阁待制,提举佑神观兼侍读后,被拜为礼部侍郎。朝廷商讨经略中原,孝宗夜问刘章:“闻卿监中有笑朕者?”刘章从容回答:“圣主所为,人焉取笑,若议论不同或有之。”使孝宗疑虎顿释。淳熙四年(1176),刘章上表告老,以资政殿学士身份致仕,不久病逝于家中,享年八十岁。朝廷追赠光禄大夫,谥靖文。

刘章容貌魁硕,出入两朝,以周密自守,从未泄露过宫禁机密,且生活俭朴,曾对孝宗言:“晏婴一狐裘三十年不易,人以为难,臣以为易。”为时人称颂。

相关事件

王府教授

刘章出生于贫苦家庭,少时在村边延和山麓延和寺西首延和精舍攻读,日诵数千言,4次乡举第一。1145年中状元后,授镇江军签判,不久召入京城任秘书省正字。次年,升秘书郎兼普安、恩平两王府教授。在王府四年,专以经义文学启迪引导,竭尽忠诚,为教宗赏识。

两升两贬

升任著作佐郎时,因反对秦桧而外调筠州(今江西省高安县)任副职。秦松死后,召回京城调任司封员外郎,检详枢密院文字兼玉牒检讨官;升起居郎、秘书少监,曾为高宗制订郊祀礼仪,绍兴二十七年(1157),充贺金国生辰使,后升吏部员外郎。代理工部侍郎,因未满足手下胥吏私欲,被诬告,贬提举台州崇道观。

礼部尚书

孝宗皇帝即位后,眷念其任王府教授旧情,起用其任礼部侍郎等职,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任内禁止淫祀,删去《三朝史》道、佛、符瑞内容。刘章为人忠厚,处事谨慎,任职高宗、孝宗两朝30余年,从未泄露宫禁中事。

告老还乡

刘章生活简朴,待人厚道,人称长者。尝言:“书生无他长,惟菲俭自度。”朝臣盛赞刘章,孝宗也更信任,亲赐翰墨,以安其职,而他力求告归。准以显谟阁学士俸禄在家休养,淳熙初,授予端明殿学士,赐银绢四百匹。淳熙四年(1177),75岁高龄的刘章以资政殿学士衔告老。1182年病故,享年80岁。死后追赐光禄大夫,谥“文靖”,葬寺下村旁大庵山,俗称状元坟。

3.当代著名诗人刘章人物简介

刘章[3],当代著当代诗人,一级作家,汉族,原名刘玺,字尔玉,笔名东旭,别号雾灵山人、燕山痴子。已出版《刘章诗选》、《刘章乡情诗》、《刘章散文选》、《北山恋》、《刘章散文选》等诗文集27部。在1999年中国作协《诗刊》社举办的“新中国成立50年来,你最喜爱的50位诗人”评选中,读者投票郭小川、刘章双双获此殊荣,承德人为之自豪,成为承德诗坛的骄傲。

主要经历

刘章,1939年1月22日出生在燃遍搞日烽火长城北侧的河北省兴隆县东部上庄村。未满周岁,生父刘文朝被日本人拨民死在黑龙江省瑷珲县,至今尸骨未收。刘章读初中开始学习写诗,1956年始在承德地区报刊发表作品。1957年始在《人民日报》、《河北日报》发表作品。1958年由于母亲有病等诸因从承德高中肄业回到农村劳动,但他劳动之余仍坚持在煤油灯下写诗,是年《诗刊》十月号以重要位置发表《日出唱到太阳落》短诗20首,引起中国诗坛注意,在读者和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久调到当时的半壁山公社文化馆工作,期间《诗刊》又连续推出他的《五凤山之歌声》等伤口,并组织多篇评论文章。1959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诗集《燕山歌》作为国庆10周年的献礼。1960年,他出席了县、地文教群英会。1962年,被中国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又出版了诗集《葵花集》。1964年他担任了上庄村副大队长;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间他又光荣地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业余青年作者积极分子大会。1966年因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到荒山牧羊,饱尝风抽雨淋之艰辛,在恶劣的条件下创造出酿出了一首首“牧羊曲”佳作:“花半山,草半山,白云半山羊半山,挤得鸟儿飞上天。羊儿肥、草儿鲜,羊啃青草如雨响,轻轻移动一团烟……”。这些脍灸人口的诗句,至今许多人都能背诵。1975年任县文化馆副馆长。1976年被借调北京《诗刊》社工作,不久任作品组代组长。三次有机会出差南行,更加拓展了眼界,创作出诗集《南国行》。1979年,刘章创造出了组诗《北山恋》,荣获1979--1980年全国青年诗人优秀作品奖。1980年出席了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四次文代会并当选为委员。1982年调入石家庄文联,不久任副主席,同时兼任《新土地》主编,1985年创办《女子文学》。1987年6月出席中华诗词学会成立大会,当选为理事;1988年6月受聘为世界华文诗人协会理事(地点在香港);1992年被中国作家协会聘任为《诗刊》编委,同年被石家庄市评为百名优秀知识分子之一;1993年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的文学社会职务还有:中国歌谣学会副会长;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长;作协河北分会主席团委员;河北诗词学会副会长等职。

他的作品有诗文集《南国行》、《北山恋》、《枫林曲》、《长相思》、《映山红》、《虞美人》(与人合作)、《燕山春》、《刘章诗选》、《刘章散文选》和刘章旅馆游诗词《中华风景》与《父子诗抄》等。他的词作《望海潮、端阳诗会》获河北省第三届振兴奖,《刘章诗选》获得第四届文艺振兴奖。在海内外有影响,其名被《世界华人文化名人传》和多部词典作为词条收录。1991年9月,河北省作家协会、省文联、《河北日报》文艺部、《河北文学》编辑部、《诗神》编辑部、承德地区文联、作协、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市作协、市文联在石家庄市联合举办了刘章诗歌研计会。他擅长写诗歌,生活底蕴深厚,无矫揉造作与赶时髦之嫌,有感而发,声情动人,兼并旧体、哲理、讽刺等多幅笔墨;他也写诗词、散文、评论、小品、并多次获奖,其作品朴实、内在、向上、博大,读起来抑扬顿挫,起伏跌宕,朗朗上口,回味无穷,形成了他自己的世术风格。 他遣词用句严谨,拟人喻事贴切,粗犷与细腻得当,可谓自成一家。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呼农民和社会各界人士心声的诗人与作家。他对社会和后人负责,不去为赚钱赶浪头转向写那种“武打兼爱情”花里胡哨的东西!总是为净化社会风气和诗坛的圣洁、为人民的精神富足与祖国的昌盛而呐喊,具有极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刘章从事过造田垒坝、剪树锄禾、山野牧羊,也曾任过生产队长、副大队长、党支部书记与县文化馆副馆长等职,生活底蕴非常深厚扎实,农村生活的体验和家乡的风土人情,是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四十年来,形成了他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他的乡情极重,作品一半以上是写家乡风物和亲人的。现摘引他1978年10月29日至11月2日写于石家庄的散文《乡情》中的几段章句以飨读者惠及后人:“花开叶落,使人容易思念家乡,如果现有一丝一缕的乡音来牵动免不了要归思难收呢。头几天,兴隆县委办公室老朱来信,说是全县粮果都获得丰收,更引逗起我的乡情,恨不能一脚跳回去,把每个场院的粮香和喜悦都捧回一把。尽管因事淹留,但那水远山高,也阻挡不住我心上的羽翼。兴隆啊,我的故乡,我为你的丰收祝福、歌唱;勤劳的乡亲啊,请接受我千里之外投去的尊敬的目光!

兴隆是有名的花果之乡,桑蚕之乡,它有庄重、伟峻的大山,有茂密的森林,有叫不出名字的飞禽。那百草千花之中,有采不完的珍贵药材。

山川,如画;流水,似歌。就连那地名(含山名、村名)也象诗一般对伏,有声有色,你听!青松岭,红石砬;大龙湾,老虎沟;九神庙,三仙洞;人参沟,摆宴堂。

故乡啊,你象我的眼前花,千姿万态,百看不厌;你是我的心上人,日日思念,意炽情深,春日里,几天干旱,我想到你禾苗口渴;秋天时,寒流侵肤,我担心你过早落霜。我和你有命运的联系,血肉的感情啊!

乡情荡胸,把笔临窗,望故乡,苍山巍巍,秋水滔滔”刘章的作品就是以这种实感激情饱蘸爱国之血来讴歌家乡兴隆、承德、河北和中华大地风物与亲人的!刘章创作并最喜欢的一首《咏兴隆一线天石井清泉》,已写成条幅出国越南。用刘章一句朴实的话说“我百年之后化作云也去绕雾灵的”。不论国内外的大小气候如何变幻,他总是一往情深地热恋着祖国:“祖国,母亲,你听我说,我炽热的爱深藏在心窝。我的话写到纸上会冒火,黑的墨也会生出火的颜色!既然光明已在前面,怕什么坎坎坷坷?既然道路已经开拓,怕什么曲曲折折。”一首《祖国,你听我说》的诗句,道出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与坚定的信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