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人物简介哈尔滨理工大学王丽凤教授
[1]
王丽凤,博士研究生,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教授,硕士生导师,1964年1月生。1985年获学士学位,1988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从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被评为哈尔滨理工大学优秀主讲教师、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主要从事“微电子组装技术及可靠性”、“新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市青年创新基金、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资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市重大科技攻关研究项目共十余项,现主持在研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EI检索6篇,著书5部,主审国家“十一五”重点教材1部,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叁等奖1项,获省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获校教学成果壹等奖1项。中国体视学学会材料科学分会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研究方向微电子组装技术及可靠性:
1. 先进电子连接材料的研究
2. 微连接焊点的界面及热力
3. 电子封装可靠性评估与寿命分析
4. 焊接过程的数 值模拟技术教研项目工程材料精品课程建设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对策研究 (省十一五教育科学 规划 教学项目) , 项目负责人
深化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强化应用能力培养 (校教学项目),项目负责人
多媒体技术在热处理工艺课程及教学中的应用 (省十一五教育 科学 规划教学项目)参加人
高等学校金属塑性成型工艺及模具 CAI 课件的开发及应用 (省教育厅规划教学项目) 参加人
微电子封装用无铅钎料及焊点可靠性研究 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 (项目第一负责人)
电子无铅化封装系统兼容性研究 国家焊接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第一负责人)
电子表面封装的可靠性研究 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资金项目 (课题第一负责人 )发表论文Effects of Ni addition on microstructure and the shear strength of Sn-3.0Ag-0.5Cu/Cu solders joints. IEEE ( HDP-CEPT 8th 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2008.7 (EI)
Sn-3.0Ag-0.5Cu-xNi 无铅焊料及焊点的性能,焊接学报(已录用 2008.10) (EI)
微量Ni对Sn3.0Ag0.5Cu无铅钎料及界面反应的影响,电子元件与材料 2008.8
Sn-Ag-Cu-Bi 钎料合金设计与组织性能分析,焊接学报 2008.7 (EI)
SnAgCuBi 无铅钎料的热力学计算研究,《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及其应用》论文集, 2007.8
PBGA 无铅焊点应力应变数值模拟及寿命预测,哈尔滨理工学报,2007.6
Sn-37Pb/Ni界面反应行为的相图计算分析,焊接学报,2006.6 (EI)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aided design Pb-free Solders and related research.ICEP,2005 (EI)
The Influence of microelement Ni on Interfacial Reactions Between Lead free Sn-Ag-Cu and Cu Substrate.ICEP,2005 (EI)
无铅钎料 /Cu 焊盘接头的界面反应研究 , 焊接学报 , 2005.6 (EI)出版著作《热成形工艺基础》(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 级重点 规划 教材 ) 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2
《机械工程材料》(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 国家级重点 规划 教材 )主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3
《Pro/ENGINEER Wildfire3.0 中文版 基础与进阶教程》副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2
《Pro/ENGINEER Wildfire3.0 数控加工实例教程》参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1主讲课程材料加工理论(研究生学位课)
工程材料学(本科生专业基础课2005被评为校级精品课)
微连接材料与工艺(本科生专业课)
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王丽凤,女,1970年6月6日出生于兴城,汉族,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王丽凤副教授
[2]
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1990年至1994年就读于沈阳师范学院外语系,1994年7月获得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2000年6月获得辽宁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旅游英语。
主讲过大学英语课(大一,大二),旅游英语听力、旅游英语口语、旅游英语翻译、旅游专业英语等课程。同时在《商场现代化》、《长春理工大学学报》、《商业时代》 、《渤海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10 多篇学术论文,并参与了辽宁省教育厅科研立项,渤海大学科研立项,辽宁省社科联立项共 3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