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系风土建筑彩画研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作者:张昕著

出 版 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4-1

版次:1页数:263字数:363000 印刷时间:2008-4-1开本:大16开纸张:铜版纸 印次:1I S B N:9787564110727包装:平装

内容简介内容简介 本书理论联系实际,以山两典型的一绿细画、五彩画和金青画为对象,通过田野调查结合文献资料的方法,从风土彩画本身、风上彩画与官式彩画的联系,以及风土彩画的技术特点三方面入手,对晋系风土彩画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分析。

全书共分三大部分。首先,在口述史料与实地考察等一手材料的基础上,由整体到局部,从构图、色彩、纹样等方面分别对晋北地区的五彩画,以及晋中地区的一绿细画和金青画进行了详细而客观的分析。其次,结合史料对晋系彩画进行了整体性的分析解读,包括影响因素、历史渊源、突出特征和技法发展等。此外,还引入了风土彩画与宋、清官式彩画之间的对比,特定构图与纹样对彩画发展的作用,以及僧人与商人的主体作用等。最后,以匠师访谈为主干,结合历代文献,从原料、工具、工序、技艺等方面初步理清了晋系油作、彩画作的技术特征,及其与宋、清官式做法的交流与传承关系。

目录1 绪论

1.1 选题目的

1.1.1 理论意义

1.1.2 应用价值

1.2 研究内容

1.2.1 空间范围

1.2.2 时间跨度

1.3 研究方法

1.3.1 田野调查

1.3.2 整体分析

1.4 彩画概述

1.4.1 五台地区彩画概述

1.4.2 晋中地区彩画概述

2 晋系彩画——上五彩

2.1 上五彩的基本构成

摘要1 绪 论

1.1 选题目的

晋系风土彩画的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重要意义。就理论而言‘,晋系彩画的系统整理有助于填补以往的空白,从而增加传统彩画研究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就实践而言,晋系彩画形式与技艺的总结则有助于传统彩画的修复与更新,进而促进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1.1.1 理论意义

对传统建筑系统性的调查与研究始于l930年创办的营造学社。新中国成立后,文物部门、考古部门、高等院校和建设部门通力合作,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全方位的建筑历史研究工作t。彩画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弗莱彻建筑史》对明清建筑五大特征的归纳中,就包括了“鲜亮的色彩(Bright Colours)”2而传统彩画自然是造成鲜亮色彩的重要原因之一l。伊东忠太甚至提出,“中国之建筑,乃色彩之建筑也。若从中国建筑中除去其色彩,则所存者等于死灰矣”3。此言虽极端且片面,但足见中国传统彩画在国外学者眼中的重要性。国内的前辈学人梁思成通过拜访匠师祖鹤洲而对清代彩画加以总结4,刘致平同样提出了将彩画在旧有基础上发扬光大,使建筑生色的观点5。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