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西晋政治家(?——307)

字令通,庐江(今安徽舒城)人。机敏有才干,以郡廉吏补尚书仓部令史。齐王冏等起兵讨赵王伦,敏出为广陵度支,运粮济司马冏。派兵镇压石冰、封云等,以功授广陵相。时中原大乱,遂据历阳自称都督江东诸军事、大司马、楚公,加九锡,以甘卓为心腹,授江东首望顾荣等数十人为将军、郡守。后顾荣、周玘等以为敏人微才弱,成不了大气,遂连通甘卓等讨敏,敏兵败被杀。

2.明代官吏陕西华亭人。宣德时,任四川茂州知州。抚驭有方,民安其业。正统中,任职期满,军民复请留。升成都府右参议。在职公勤,群番信服。景泰改元,升右参政。仍视茂州事。莅州二十余年,威信大行,官位渐高,同事者多嫉忌。被弹劾,罢官。

3.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男,1955 年6月生,贵州镇远人,1974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1974年,为贵州省镇远县都坪公社知青。

1977年,在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航空固体力学专业学习。

1980年,任贵州省安顺 011 基地第一设计所设计员、助理工程师。

1983年,任贵州省黔东南州委党校教师。

1984年,在黔东南州委组织部工作。

1985年,任黔东南州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

1990年,任黔东南州委组织部副部长。

1994年,任贵州省施秉县委书记。

1996年,任黔东南州委常委、施秉县委书记。

1997年,任黔东南州委常委、组织部长。

2000年,任贵州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2003年12月,任贵州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正厅级。

2005年05月,任贵州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副主任。

2006年12月,任中共黔西南州委委员、常委、书记。

4.广东省政协常委陈敏 1961年2月出生,女,汉族,籍贯湖南祁阳,研究生学历,1982年8月参加工作,九三,九三学社广东省副主委、广东省政协常委、省环保局副局长。是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5.南宋军事家(1113—1173年)

陈敏,字元功,赣之石城(今属江西)人,父皓,有才武,建炎末,以破赣贼李仁功,补官至承信郎。敏身长六尺余,精骑射,积官至忠靖郎。以杨存中荐,擢阁门祗候。时闽地多寇,殿司兵往戍,率不习水土。至是,始募三千兵置左翼军,以敏为统制,漳州驻紥。敏按诸郡要害,凡十有三处,悉分兵扼之,盗发辄获。赣州齐述据城叛,啸聚数万,将弃城南寇。每闻之曰:“赣兵精劲,善走崄,若朝廷发兵未至,万一奔冲,江、湖、闽、广骚动矣。”不俟命,领所部驰七日,径抵赣围其城。逾月,朝廷命李耕以诸路兵至,破之。累功授右武大夫,封武功县男,领兴州刺史。召赴阙,高宗见其状貌魁岸,除破敌军统制。寻丁母忧,诏起复,以所部驻太平州。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亮来攻,成闵为京湖路招讨使,以敏军隶之,升马司统制,军于荆、汉间。敏说闵曰:“金人精骑悉在淮,汴都必无守备,若由陈、蔡径捣大梁,溃其腹心,此救江、淮之术也。”不听。从闵还驻广陵,时金兵尚未渡淮,敏又说闵邀其归师,复不听。敏遂移疾归姑孰。

孝宗即位,张浚宣抚江、淮,奏敏为神劲军统制。浚视师,改都督府武锋军都统制。朝廷遣李显忠北伐,浚欲以敏偕行,敏曰:“盛夏兴师非时,且金人重兵皆在大梁,我客彼主,胜负之势先形矣。愿少缓。”浚不听,令敏屯盱眙。显忠至符离,果失律,敏遂入泗州守之。金人议和,诏敏退守滁阳。敏请于朝,谓滁非受敌之所,改戍高邮,兼知军事。与金人战射阳湖,败之,焚其舟,追至沛城,复败之。

乾道元年(1165年),迁宣州观察使,召除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居岁余,敏抗章曰:“久任周庐,无以效鹰犬,况敌情多诈,和不足恃。今两淮无备,臣乞以故部之兵,再戍高邮。”仍请更筑其城。乃落常阶,除光州观察使,分武锋为四军,升敏为都统制兼知高邮军事,仍赐筑城屯田之费。敏至郡,板筑高厚皆增旧制。自宝应至高邮,按其旧作石<石达>十二所,自是运河通泄,无冲突患。四年(1168年),北界人侍旺叛于涟水军,密款本朝,称结约山东十二州豪杰起义,以复中原。上以问敏,敏曰:“旺欲假吾国威以行劫尔,必不能成事,愿勿听。”适屯田统领官与旺交通,旺败,金有间言,上知非敏罪,乃召敏为左骁卫上将军。言事者议欲戍守清河口,敏言:“金兵每出清河,必遣人马先自上流潜渡,今欲必守其地,宜先修楚州城池,盖楚州为南北襟喉,彼此必争之地。长淮二千余里,河道通北方者五,清、汴、涡、颍、蔡是也;通南方以入江者,惟楚州运河耳。北人舟舰自五河而下,将谋渡江,非得楚州运河,无缘自达。昔周世宗自楚州北神堰凿老鹳河,通战舰以入大江,南唐遂失两淮之地。由此言之,楚州实为南朝司命,愿朝廷留意。”及是,再出守高邮,乃诏与楚州守臣左祐同城楚州,祐卒,遂移守楚州。北使过者观其雉堞坚新,号“银铸城”。以归正人二百家逃归,降授忠州团练使,罢为福建路总管,改江西路总管,赣州驻札。月余,朝廷命往福州拣军,又命还豫章教阅江西团结诸郡人马。俄提举佑神观,仍奉朝请,继复蕲州防御使,再除武锋军都统制兼知楚州,复光州观察使,以疾卒。特赠庆远军承宣使。

6.革命烈士(1909-1932年)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籍贯:江西莲花

出生年月:1909年

牺牲日期:1932年

生平简介:

1926年,入萍乡达成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回乡开展革命活动。大革命失败后,转移至山区开展游击斗争。1928年初,参加莲花赤色队,负责宣传工作。同年4月,赤色队改编为红色独立团,任宣传队队长,后任共青团莲花县委书记。1929年5月,代理中共莲花县委书记。1930年,调西路分委工作。1932年,因肃反扩大化被错杀于永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7.唐山工人医院副院长骨科专家。北京人。1937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42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曾任北平医院、唐山开滦医院主治医师。建国后,历任开滦总医院、唐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唐山工人医院副院长。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长期从事骨科临床工作,尤擅长工业创伤的治疗。撰有《工矿脊柱损伤》、《无损伤性半月板裂伤》等论文。

8.苏州大学教授1956年12月生,教授,在北大和芬兰获博士学位,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复分析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委基金等基金项目2项。在Acad、SCI、FENN、GEO、DEDCATE、Complex Variables、数学年刊等国内外重要数学刊物上发表论文近10篇,曾应邀赴芬兰、法国、德国、日本等国进行学术访问和参加学术会议。

9.福清市江镜镇卫生院中医师1963年出生,福建福清人,福建省福清市江镜镇卫生院中医师,中国特效医术专业委员会首届国家级委员,《河北中医》杂志社特的通讯员,《中医函授通讯》杂志社通讯编委,福清市中医学会会员。1983年毕业于福建省泉州市卫校,1988年毕业于《健康报》振兴中医刊授学院。十余年来,潜心于古典医籍的研读,长期立足于临床,主张中西医结合,博采众家之长,师古而不泥古,善于应用古方及自拟方治疗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对小儿泄泻的治疗,提出应用"宣肺止泻"法效果较好。曾在《医古文知识》、《中国中药》杂志、《中医外治》杂志、《实用中医药》杂志等省级以上医学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多次应邀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有多篇论文获奖,其中,"五警散为主治疗腹部皮下脂肪增多症"在《中国中医特治新法大全》一书中获一等奖,"大剂量芍药甘草汤为主治疗胆囊炎36例"被美国柯尔比科学文化情报中心医学部评为优秀论文,并获选进入国际电脑网络(INTERT)的全球信息网(WORLDWIDEWEB)。并有多篇论文被国家版《中国药学文摘》杂志收载。传略被《中国医药人才名录》、《中国当代医药名人》(第二、三卷)、《中国特色名医大辞典群》辞书收录。

10.黄石中医院针灸科主治医师1965年出生,湖北人,湖北省黄石市中医院(三甲中医院)针灸科主治医师,中国针灸学会、针刀医学会员,黄石市针灸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黄石市康复医学会理事,福建《针灸界》杂志特约通讯员,并担任国家级专著《中华传统医药新论》及《1999年研究生人学考试中医综合科目复习指南》等书的编委。1990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针灸骨伤系,获学士学位;1997年进修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针灸科。1992年从师于针刀医学鼻祖朱汉章教授,在针刀领域有较深的造诣,深受广大患者好评.在黄石地区享有"小神刀"之称,《黄石日报》多次报道过事迹,其中"小神刀陈敏"被多家纪实文集收录。临床上擅长运用中药、针灸、小针刀、推拿及穴位注射治疗头痛、面瘫、中风偏瘫、胆肾结石、突发性耳聋、颈椎病。肩周炎、腱鞘炎等症,经验丰富,在坐骨神经痛、风湿及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等症,经验丰富,在《亚洲医药》、《中国针灸》等各级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医学学术论文20余篇。先后荣获黄石市自然科学第五届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398湖北省肩痛症手法治疗专题研讨会治疗表演三等奖。近年来热衷于药膳食疗方面的研究,撰有多篇论文,其中"漫话药膳"一文被美国中国医学科学院举办的"第七届国际针灸及东方医学会议"录用。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1957年11月—)研究员,1957年11月出生于四川省。 198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在山西大学数学系获硕士学位。1996年在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6年-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工作。2002年6月-2002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从2003年1月起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曾于1998年-2000年访问加拿大Regina 大学数学与统计学系。 主要研究方向为:时间序列分析、参数和非参数统计中的渐近理论、应用统计和数理金融。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Statistica Sinica"、"Statist.& Prob. Letters"、"Commun.Statist.-Theory Meth"、"J. Statist. Of Canadian"、《中国科学》等发表论文40余篇。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

11.天津市气象局通信工程师(1955年—)陈敏,女,汉族,安徽省宿州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党委办公室主任,副高级工程师。1982年毕业于成都气象学院(现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历任天津市气象局装备中心副处长,天津市气象局气象台副台长,天津市气象局党委办公室主任。发表文献《天津市气象局WSR-81S天气雷达的异地遥控介绍》,《WSR-81S雷达的几项重要技术参数的测量方法》。天津市气象学会气象网络与电子专业委员会,大气物理及探测委员会委员;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12.镇江第四人民医院医师(1934.12—)副主任医师。上海市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1957年江苏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分配到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从事精神医学工作至今。现任副主任医师。1980年参加中国科学院指导的有关心理测验全国协作组进行研究工作。1985年接受香港中文大学邀请,出席国际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专题研讨会。先后在全国心理学会议及香港专题论文集上交流和发表了6篇论文;另在精神医学方面撰写3篇论文。兼任过省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常委、省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为市政协第七届政协委员。出席过1987年农工民主党全国代表会议。

13.亚布力林业局第一中学教师女(1942— )安徽凤台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6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历任亚布力林业局第一中学教师。发表论文有《浅谈探求轨迹问题的严谨性》。多次评为校先进工作者。1978年评为局先进工作者。

14.哈尔滨龙江中学教师(1929— )辽宁绥中人。满族。中学高级教师。1952年毕业于松江师范专科学校理化科。历任黑龙江省鸡西师范学校、五常市拉林中学教师,黑龙江省直属机关干部学校教师,哈尔滨市龙江中学教师、高级教师。发表论文有《如何掌握数学上的点》。1978—1982年先后被评过区级及厂级先进工作者。

15.高级农艺师高级农艺师。女,1955年出生,成都人。 1982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植保系。现任四川省农药检定所副所长。 主要贡献:从事植物保护工作10余年,先后参加部、省、厅级科研课题6项。其中参加的“四川省农田主要杂草调查及防除技术研究”获省科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主研的“川西平原稻茬油菜免耕栽培”获省人民政府星火计划三等奖。该课题研究自1988~1990 年,在川西平原和周围丘陵区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 123.21万亩,共增加油菜籽产量12123.3吨,节约用工 985.68万个,增加社会纯收益4869.9万元。同时该技术对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在国内油菜栽培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发表论文10余篇;合著有《植物保护实用新技术》、《中国农药市场指南》、《农药应用技术开发新进展》等著作。

16.苏州轻工职大副校长副教授。男,1947年11月出生,江苏武进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江苏理工大学电气系。曾任江苏省苏州轻工职大科研处副主任、机电系副主任、主任。现任苏州轻工职大副校长,苏州市金阊区法院执法监督员。金阊区第13届人民代表。主要贡献:1983年开始从事微机及电子技术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先后设计有“微机控制包装颜料电子秤”、“微机控制风压测试记录仪”、“微机控制火警报警器”、“注塑机专用PLC”。在数据管理方面,设计有仓库、财务、学生管理等应用软件。在工程技术方面,设计、安装、调试过无锡邮政枢纽大楼的智能电视监控系统和盐城邮政处的智能电视监控系统。1993年兼任科欣机电技术开发研究所所长、法人代表。曾多次被评选为校级、局级先进,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论文《具有按钮功能的8279键盘》(《电子技术应用》1989)1993年被收编在《单片机应用技术汇编》第3卷。

17.成都西部牛仔王学校教授专职教授。华东纺织工学院本科毕业,高级工程师,从事染整技术工作20年。曾任特大型印染企业副总工程师、副厂长等职,主持和参与多项染整工艺的设计和改革,撰写了多篇研究论文。曾在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担任染料化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该校科学技术带头人,主讲染整工艺学,实验、实习导师。

18.重庆市环保局副主任科员女。1963年7月生。大专文化。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副主任科员。她长期从事环保信访工作,大量办理群众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来电、来访、来信和重庆市人大、政协的提案、建议,以及上级交办的信访案件,结案率高,处理及时,成绩显著。一是逐步健全完善该局信访制度,同时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注意发挥各区(市)县环保信访部门的作用,积极主动做好信访工作。二是认真办理公开电话,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在办理公开电话中,她坚持行使局长负责、办公室主任把关、各处空协调配合、专职信访干部具体承办的制度。她对承办的群众投诉做到了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复。三是做好主要信访案件查处,努力替群众排忧解难。四是工作中注意联系实际,总结经验,分析研究,随时掌握信访信息动态,她先后撰写环保信访信息10余篇,及时为领导提供了重要环境污染信息。她荣获1997年全国环境保护信访先进个人称号。

19.宜宾市统计学会会员统计师,经济师。女,1957年6月出生,四川高县人。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西安统计学院计划统计专业。1982年高县广播电视局统计。1987-1999年高县统计局科员、副主任科员、副局长。宜宾市统计学会会员。主要业绩:长期从事会计、财贸统计、工业经济效益考核统计,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工作。1994年中共高县县委、高县人民政府授予"优秀中青年知识分子"荣誉称号。1995年任高县统计局副局长,分管统计业务。宜宾市统计局业务评比中,高县统计局连续4年获集体二等奖,个人多次获一、二、三等奖。1996年高县县委授予高县统计局"四好班子"称号;宜宾地区统计局。人事局授予高县统计局统计系统"先进集体"称号。个人被宜宾地区统计局、人事局评为统计系统先进个人。1996年高县统计局被高县人民政府妇儿工委评为"先进集体",个人被评为先进个人。1995年担任高县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常务副主任,1996年普查办公室被评为全国工业普查"国家级先进集体",个人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1997年个人被评为四川省贸易外经统计工作省级先进个人。1997年任高县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常务副主任,1998年高县统计局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个人被评为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国家级先进个人。发表作品:《高县报》;统计小知识(连载)、《市场繁荣商贸活跃》。采用稿件:《高县工业企业改革成效显著》(高县广播电视局专题片》。发展方向:人事管理、经济管理。

20.济宁医学院讲师女,1976年出生,精神医学系临床教师,硕士,讲师。

1995年--2000年在济宁医学院学习,专业为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在读期间品学兼优,2000年毕业后以本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华西医科大学精神病学专业学习,师从国内著名精神病学家刘协和教授、霍克钧教授。在校期间努力学习,成绩优秀,2000—2001年度获得硕士二等奖学金,2003年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同时积极参加科研和临床实践,撰写论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03年毕业后到济宁医学院精神医学系工作。

工作后,理论课主要讲授了临床医学专业的《精神病学》、精神医学专业的《儿童精神病学》(双语教学)和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变态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实践课参与精神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带教。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的培养。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近两年在学院组织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中被学生评为优秀,2007年获济宁医学院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同时是一名精神科执业医师,参加济宁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临床工作,以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讲好本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科研方面,平时多阅读本专业的最新研究进展,积极撰写论文,在《国外医学》、《中国行为医学科学》、《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等杂志上共发表论文10篇。近五年参与了“精神病人的受审能力研究”、“颅脑损伤与精神疾病的关系、预后及伤残评定标准的修订”、“道路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研究”、“男性精神病人凶杀行为的相关因素研究”。目前主持教育课题“精神病学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研究”,参与教育课题“临床精神病学双语情景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策略研究”。

21.内蒙古大学副教授1940年9月生,内蒙古丰镇市人。副教授。现任职于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系自然资源研究所。从事草原生态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改良退化草地和建立人工草地以及草地资源持续利用等方面有较深研究。其中《草原区旱作条件下建立人工草地的研究》获1985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论文二等奖,参编《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第一集)获1987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人工草场综合措施研究”获1987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改良退化草场,建立人工草地,提高草原生产力示范与推广”获1994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典型草原草地畜牧业优化生产模式及其应用”获1999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代表性著作有《改良退化草地与建立人工草地的研究》;发表论文50余篇,主要有《栽培条件下羊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草原区非灌溉条件下建立人工草地的研究》、《典型草原地区退化草原的改良及提高生产力途径的研究》、《退化草地改良效果的研究》、《羊草人工草地的建立及其科学管理的研究》等。

23.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女,副主任医师,1990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从事针灸临床工作16年,担任四川省针灸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成都市针灸学会针灸临床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运用针灸治疗颈,腰椎病,神经系统疾病及呼吸睡眠疾患。先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及交流论文10余篇。

24.湖南大学副教授女,1973年1月生,江西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湖南财经学院会计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湖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曾获会计学院讲课比赛一等奖、湖南大学2004年度“师德标兵”;连续三年进入湖南大学教学评比前50名。

学术成果:

分别在《中国会计电算化》、《当代财经》、《时代财会》、《事业会计》、《会计时报》上发表专业论文18篇;编写教材《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参与国家课题“国有股减持相关问题研究”等。

其它:从事湖南省会计师及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

25.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女,副教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带头人;湖南省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命题组组长;湖南省卫生厅信息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指导组成员;先后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院级课题8项;论文10余篇。

2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师院 系:财务管理系

出生年月:1977

籍 贯:湖南邵阳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主要研究方向:公司治理

女,出生于1976年,湖南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财务管理、公司治理等。1999年获华中理工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9月至今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任教。主持国际交流项目1项,教学项目以及企业委托研究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发表论文十余篇。

主要研究成果

1、 产权视角下的激励模式重构,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第5期

2、 公允价值的本质及其理论缺陷浅探,财会月刊,2005年第11期

3、 探讨股权投资中的两个涉税问题,涉外税务,2005年第7期

4、 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经济分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5、 上市公司融资行为与市场价值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

6、 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质疑,财会月刊,2001年第2期

社会经历

1999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经济学学士;2002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2006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博士。

27.上海商学院招生办公室主任高等教育学博士,教授,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现任上海商学院招生办公室主任、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共关系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副秘书长。领衔国家级高校精品课程——职业发展规划与设计。 已出版专著《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研究》等。主编教材4部,副主编、参编教材8部,发表论文40余篇。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一项、省级课题九项。曾获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第八届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2007年上海市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

28.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硕导陈敏,副教授,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女,1974年12月出生于浙江杭州。 1999年获浙江大学食品科学硕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材化学院生物化工专业在职博士。主要讲授微生物、生物工程设备、食品生物技术等课程。

近年来主持完成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杭州市科技局项目一项,杭州市农发基金项目一项。现主持开展浙江省科技厅项目二项。参与完成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曾获中国食品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浙江省食品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浙江省自然科学论文三等奖。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研究论文20余篇。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

1、传统酿造食品

2、工业微生物菌种筛选与发酵工程

3.生物转化与酶催化

29.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女,教育学博士,1973年生,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院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院校研究所副所长。

1996年--2000年师从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姚启和教授,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1999年先后到日本东洋大学和日本九州大学进行访问研究。目前正承担的科研项目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与政策”的子课题“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理论研究”,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校园大学管理模式研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软科学项目“中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战略研究”,承担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教改项目“研究生培养目标多样化研究”,承担华中科技大学2001年文科基金项目“大众化与教育质量: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关键问题”,承担华中科技大学网络学院项目“高等教育管理学课件”的研究和开发。

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院校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学术特长: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中的现代统计方法。

30.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男,1962年1月出生,浙江省人,九三学社社员,医学学士;现任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先后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修完信息管理和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课程。

专业:情报学

研究方向和领域 :卫生管理信息系统方向;主要从事医院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卫生监督执法的信息化以及决策支持系统、业务流程优化与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简历:

1987 年 7 月- 2000 年 8 月 原同济医科大学图书情报系任讲师、副教授

2000 年 8 月-至今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信息系 任信息技术教研室副主任

2002 年选聘为硕士生导师

主要社会兼职:《医学信息》杂志编委

主要工作成就:

(一)人才培养 1987 年至今,为医学信息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讲授《管理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 》

《 数据库设计 》和《 计算机网络 》等课程

(二)科学研究 近几年主持或参加的主要课题:

1、国家级课题 2 项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2002.4 ~ 2003.3 第二名)

·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建库模式研究( 2002.2 ~ 2003.6 国家红十字总会 负责人)

2 、卫生部课题1项

·医院信息化和医院业务流程重组研究 WKJ 2004-2-18 (2004.10 ~ 2006.10卫生部 负责人)

3 、此外,还分别负责或参加“基于 DW 的医院管理 DSS 系统研究”、“医院 HIS 管理模式研

究”、“社区发展与艾滋病控制”(卫生部)、“农村贫困地区的公共卫生规划”(卫生部)等

课题的研究工作。

(三)所获科研成果

1、发表的主要论文:

在国家和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 50 余篇

• 基于 DW 的 DSS 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情报学报, 2003 ,( 5 )

• 医院 PACS 技术与应用,医学信息, 2002 , (11)

• 数据采掘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1 , (2) 等

2、著作

• 主编全国医学信息专业规划教材《管理信息系统》

· 参编国家卫生部卫生管理专业规划教材《卫生管理信息系统》

·编写《医院信息系统》和《信息管理概论》等教材

31.沈阳音乐学院教授(1936~ )辽宁人。1950年参加旅大文工团,开始从事双簧管演奏。1952年入东北鲁艺音乐部(后为东北音专)学习,1955年毕业。1957~1959年于中央乐团德国专家班进修,1959~1961年于中央音乐学院捷克专家班进修。现任沈阳音乐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80年代以前,大量从事双簧管的演出活动,是第一个把莫扎特C大调协奏曲、斯特劳斯协奏曲等高难作品搬上中国舞台的双簧管演奏家。从1955年起一直担任双簧管教学,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学生,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双簧管教授。1980年从事图书馆学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了《中国图书分类法》第三版音乐类分类表和乐谱著录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并积极促进音乐文献编目的自动化,对我国音乐院校图书馆的提高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多年从事音乐文献的翻译,先后出版了《帕加尼尼的二十四首随想曲》、《帕格尼尼传》、《格什温传》、《和声学》等译著,并与别人合作编译了多语种的《音乐译名汇编》。从英文译出的《二十世纪记谱法》一书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全部译著超过80万字。著有《双簧管教学法》。

32.二胡演奏家

二胡演奏家 陈敏

陈敏,女,上海人。1968年12月13日出生于中国苏州。

【人物简介】

陈敏的母亲是一位越剧演员,父亲陈龙章是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陈敏从小便受父亲的影响而学习二胡演奏,后进入中国上海戏剧音乐学校主攻二胡演奏,曾在中国上海戏剧团乐队担当二胡演奏或独奏并获得好评。其后经常在越剧院、上海电视台等机构演出。

1991年赴日本语言学校学习日语,两年后进入日本东京共立女子大学深造,在大学期间深入学习日本文化传统,造诣颇高。于1997年毕业。学业结束后便开始在日本展开相关演出活动,1998年6月24日由日本皇冠株式会社发行专辑《鸟之歌》。2001年与东芝EMI签约推出专辑《我愿》,此后每年都推出一张CD,张张热销。随后多次在日本举行各种演奏活动,在伊豆,神津岛举办过个人演奏会、访问公演,均颇获好评。2003年更获得日本金唱片大赏特别奖。

参加过音乐演奏的影视作品有:2002年电影《黄昏清兵卫》、2002年NHK记录片《亚洲古老城市》、200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NHK纪念节目《桂林 山水甲天下》、2004年NHK动画《火之鸟》、2007年东京电视台戏剧《李香兰》、2007年NHK大河剧《风林火山》纪行音乐演奏等。

还曾与莎拉·布莱曼、石井龙也、渡边美里、松本孝弘、一青窈、ZARD、林明日香、谷村新司、坂本龙一等艺人共同参加演出。

2008年8月8日陈敏在自己官网中宣布结婚以及怀孕,并于2009年2月3日生下一位女儿。

【人物故事】

于日本脱颖而出的二胡演奏家陈敏,祖籍浙江嵊州甘霖,在上海接受音乐教育。1991年赴日留学,毕业于共立女子大学后,开始二胡演奏生涯。2001年,与东芝EMI签约之后,每年推出一张CD,张张热销。陈敏的最大特点,是以日本的演出和推广方式来包装中国二胡,直接进入日本主流社会,拥有无数日本“粉丝”。

来自远古的“原声”

一场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二胡演奏——陈敏旅日10周年巡回演出——从一身旗袍的亮丽到一身戎装的帅劲,尽显中国风采的陈敏,以其惊艳的方式驾驭日本舞台。

她自拉自演自报幕,不仅一口纯正的日本语让人惊叹,而且以很日本的“气声”表述法娓娓道来,用亲切拉近与观众的“距离”,那一瞬间,全场的日本人“粉丝”的眼睛都发亮了。

美是一种气质。二胡依偎在她身旁,或似孩提的伙伴,或似缠绵的情侣,或挎在腰间成为她骑跨的一匹草原骏马……,本来单调的二胡独奏,在她的膝上手下有声有色,飘逸出风采,演绎出感动。

当一曲乡愁远远地悠悠而来,撩拨起那似曾相识的感伤时,邻座的日本老大娘悄声说,她好像在娘胎里听过……呵,在娘胎里听过的声音,那可是天籁! 这可能就是日本人特别喜欢二胡的缘由。 原来,他们在琴声里找到了“原声”。曾有学者研究说,日本人来自蒙古的骑马民族。也许吧。但此刻,与其相信纸上的考证,不如去感知弦间的“原声”。那是一种必须用心去静听、去倾听、去回应的声音。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大唐王朝那位诗翁所说的就是这种“原声”。可惜,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过于忙碌,时常把“原声”给忘了。

陈敏在依依不舍地寻求着这种“原声”,寻求着以惊艳的现代讲述朴素的远古。她找到了她生命的表现方式:在两弦之间,在中日两国之间,在环宇的舞台上。

以二胡为代表的中国民乐,近年来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日本掀起一波又一波视听风潮。陈敏适逢其时。她是幸运的,她拥有她心爱的二胡。

二胡被称作“中国的小提琴”。但是,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二胡的运弓与小提琴大为不同,二胡弓的马尾使用正反面运行。这是中国哲学的表现法吧?这是中国人的正反思维法吧?就这样,二胡在悲喜之间如泣如诉。陈敏运弓娴熟自如,犹如她对人生的体验……

渗透血脉的妈妈故事

陈敏出生于在中国苏州太湖畔,那是一片因美丽而著名的风景区。在陈敏咿呀学语的年代,越剧演员的妈妈就开始给她讲一个又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幽幽月光里“天仙配”的梦幻,巍巍古塔下“白蛇传”的哀怨……还有一个苏州的传说,后来编成戏曲《和合二仙》,说的是兄弟俩同时爱上了一个姑娘,因互让所爱而各自出家,忧伤的姑娘最终跳江而死, 化为两座钟,一座在寒山寺,一座在日本青梅拾得寺……这故事是歌颂兄弟互让的美德,还是感叹姑娘的悲情,还是有更深的含义呢?妈妈没有说。说也说不清。就像父亲的二胡之弓,总用其两面在两弦之间弹奏着忧伤而美丽的曲子……那时候,中国大陆正在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动荡。还好,其惶恐还没法影响到美丽的太湖。陈敏在爸爸的二胡旋律、妈妈的戏曲传说、还有外婆的故事里一天天长大。

在陈敏的记忆里,还有3岁时晒太阳的情景。暖暖的阳光下,外婆挑着菜叶掰着毛豆,讲着好听的故事。陈敏听呀听,望着蓝蓝的天空幻想。不记得想些什么了,只记得白云飘来飘去,有时像猫,有时像狗,有时像洋娃娃……真好玩。

后来,她长大了,被送到大上海读书学习,就再也没见过这白云蓝天了。那时,她一门心思全在考试:考附小,考音乐学院,考来考去,就是不认输。记得那时盛中华的儿子与她同班,曾对她说:你要练就好好练。那教训人的口吻很让人自尊心受损,但她却记住了,狠狠地记得,狠狠地发奋。

1991年,陈敏到日本留学,樱花刚刚谢尽,空气特别新鲜,她又看到蓝天了。她经常望着蓝天发呆,像在想家,却不全是。她看白云,飘得自由自在,情意绵绵;她看夕阳,为它的壮美感动,她要把这些感动倾注到二胡声里。

那时候,她挤在男女共住的只有“四帖半”榻榻米的木造小屋里,自然拉不了二胡——她感到这比洗碗打工还要难受。两年后,她想当家教而重拉二胡时,感觉琴弓在往外逃,怎么也捏不住了。想想过去,身边的爸爸教她拉二胡,她常常闹小脾气而不拉。这时,她频频打国际电话,向远在上海的爸爸求教。她还记得小时候跟爸爸学拉二胡,想象自己和阿炳一起在拉,想象着是一番痛苦。现在,她开始“捏”到痛苦的感觉了。犹似女性生育,疼痛难忍,但忍住了,孩子生下来了,回想起来痛苦也是美好的。

一曲《花心》,她越拉越想拉,她的心她的琴都被带到另一个世界去了。本来这支演唱者怎么也唱不慢的歌曲,却被她拉得如此缓慢,慢得都快睡着了。琴声里有故乡的泥土味,有家园的南国花,还有那洗礼过的白花……

陈敏是个沉静的姑娘。她懂得艺术之慢。慢,才能细品;品,才出韵味。

陈敏珍藏着一把精致的二胡。那是用手工细心做成的小小二胡。月夜里它细细的琴弦闪着银光,像在叙述一段情伤。这位小小二胡的制作者没能留在日本,回到海的那一头。他也在思念她么?他们曾经深情相爱么? 相爱者为什么偏要分别?

没有答案。什么话也说不出,什么话也不必说,就像她拉的曲子,如歌如泣,千回百转,就这样跟着感情走,跟着感觉走,走啊,总在走。

在她的琴声里,仿佛一切沧桑都获得了甜美宽容的补偿。她说:“我不在拉,而在唱。”

二胡本来常常悲伤,割人心肠,她却是个快乐的孩子。

——孩子?不,陈敏一甩黑发说,蓦然回首,自己已经到日本18年了。这些年的成长以及对二胡表现力的感悟,全部浓缩在CD片《恋衣》了。

陈敏说她当初在策划第五张专辑时,想尝试用二胡来表现“恋”这个题材,结果证明了,二胡的确是十分适合表现情感的乐器,自己在演奏时这种感觉尤为强烈。

有日本评论家这样说,陈敏二胡演奏的巨大魅力,不仅来自双手的弹奏,更来自内心的回响和灵魂的融入。应该讲,这些都得益于陈敏对中国二胡表现力的不断探索与尝试。陈敏的演奏在二胡所能发出的乐声的范围内,尽可能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爵士乐、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陈敏说她的这种意识是受到小提琴风格的影响。

听了陈敏全部CD片,可以发现她不但演奏独具特色,而且自己能作曲。不但自己作大量的曲,日本作曲家也特地为她作大量的曲,这种“中日合璧”,称得上是“陈敏二胡”的特色。

家中的“王中之王”

在东京六本木陈敏的住居,进门后就可以看见一排二胡,像门卫似地列队欢迎。客厅里摆着钢琴,还有大小提琴等乐器。这是一个音乐的世界,但二胡显然是“王中之王”。

仔细看这些二胡,可以发现它们的与众不同:不在于常年抚摸留下的斑驳痕迹,而在于被悄悄开了槽的胡琴杆。陈敏说“开槽”的二胡音响浑厚,更富于表现力。这是父亲发明的“秘密武器”。看来艺术并不简单。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是一项重大的成就。

陈敏的父亲陈龙章一生与二胡结下不解之缘,这缘到了女儿,就更为不解了。解不开,理还乱,二胡吱吱呀呀会说话……

父亲从上海音乐学院退休后来东京长住,还出任日本华艺联理事、日本二胡振兴会名誉理事等职,热心在东瀛培养二胡新秀。同在东京,父女俩有了经常对话的机会,而他们最高形式的对话就是——对拉二胡。

父女二位神采飞扬,时而相视而笑,时而侃侃而谈。两弦之间有高山流水,有赤橙黄绿。时而像在拉家常,绵绵细语,亲密无拘;时而像在争论什么,为父话语激烈,女儿发嗲撒娇……

当然,琴声里还有两代人的经历,酸甜苦辣;有几十年家国的忧患,悲喜交集——

女儿:爸爸,你为什么拉二胡?

父亲:为革命!1949年,我就在爷爷的指引下参军了,人家扛枪我扛二胡。

女儿:为革命拉二胡?

父亲:对,听我来一段自拉自唱如何 ?《红灯记》里父亲与女儿的唱段……

女儿:想不到你还有这一手,真好听。看来二胡不但如泣如诉,还可以慷慨激昂。

父亲:要是爷爷也能听到就好了。可惜,他在1951年正月初七就走了……爷爷的遗书说他自己“是时代的牺牲者”, “龙章已走上革命道路,可以放心”…… 当时我在部队里,但我保不住父亲啊……突然。一切都太突然。

女儿:……

两弦之间,竟能表现出如许的恩恩怨怨,风风雨雨,有历史的惨痛更有明天的灿烂。

琴声如虹。琴声如月。

曾经有位歌手这样唱道——

我爱得越多,我就越担心

在你的眼中,我可能无法看到

永远……永远。

这是一首情诗。陈敏,你喜欢吗?

——喜欢。二胡恰是我的情人,不过,在他的身上,我可以读出永远……永远。陈敏这样回答。

是啊,会变的是世事人情,风花雪夜,但不变的是音乐,是飞翔的音符,是永远的二胡。

今天,陈敏执着地在东瀛的土地上演奏着二胡——“中国的小提琴”,但她那颗心始终还不能放下的依然是——中国。

【主要作品】

《鸟の歌~鸟之歌》1998年6月24日/日本皇冠株式会社 CRCI - 20343

《梦上海~上海梦》1999年12月18日/自主制作版 CH0001

《I Wish~我愿》2001年6月20日/以后专辑均由东芝EMI百代发行TOCT24611

《My Story~我的故事》2002年5月16日/TOCT-24806

《i love~我爱》 2003年5月14日/TOCT-25028

《MOON~月亮心》2004年5月26日/TOCT-25374

《恋衣~Koigoromo》2005年11月9日/TOCT-25851

《祈り ~two as one》2007年2月14日/TOCT-26203

《翼Wings~The Best of Chen Min~》2007年10月3日/TOCT-26367

《Chen Min~陈敏》2009年7月15日/精选专辑PCCR00480

我爱巡回演奏会Concert Tour i love2004年5月26日/TOBF-5310

33.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作家协会秘书长

近照

字若愚,号出新,笔名桃花江。

1973年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1993年应征入伍,在北京装甲兵工程学院服役三年,坦克一级驾驶员。1996年考入解放军张家口通信学院深造,主修移动通信专业。其后南下,定居广州。现为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文学学士,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萝岗区作家协会秘书长。已出版个人专著2部,散文集《无韵》、杂文集《无声》。

现致力于军旅长篇小说《是爷们就别趴下》的创作,是一位极具潜力的青年军旅作家。

34. 陕西省报纸副刊研究会理事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55

民族:汉族

陕西安康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4年参加工作,历任白河县水泥厂临时工,安康日报社政教文艺科科长、副刊部主任暨《周末》主编,主任编辑。安康地区作家协会首届副主席、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报纸副刊研究会理事。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蓝星星》、《金月亮》,散文集《这方天空》、《我们》等。诗歌《战友》获1987年星星杯全国诗赛新秀奖,《想起那年八月》获1988年全国散文大赛一等奖,《人生四季》获中国散文诗研究三等奖。

35.景德镇玉凤窑艺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男,1962年生,江西余江人,景德镇玉凤窑艺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又名"剑敏老人''.198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擅于婴戏题材的现代民间青花装饰, 作品将传统的民间青花手法和现代陶艺融为一体。其婴戏作品粗看似曾相识,细品则新颖别致,别具意趣,寥寥数笔,便勾勒出天真可爱的童子形象,作者讲究立意,材质和器形,使作品节奏鲜明,韵律生动,显示了一种洒脱、自然、热烈的审美风姿。

作者多次赴国外进行陶艺交流,97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现代瓷艺展,作品现代民间青花山水装饰“江南情”获景德镇国际陶瓷精品大奖一等奖;陶艺作品“觅”“叶”获全国陶艺美术设计评比二、三等奖;陶艺作品“花鸟”获江西省工艺美术大赛二等奖。

36.海口市公安局振东分局刑警大队大队长工程师。男,1956年9月出生,海南文昌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广东省青年干部学院。现任海南省海口市公安局振东分局刑警大队大队长。主要业绩:从普25年,二级警督警衔。1990年侦破盗窃机动车团伙案,荣立公安部三等功1991年侦破"6.2"贩卖枪支杀人案,荣立公安部三等功;1993年指挥侦破"1.26"持枪涉外凶杀案,荣立公安部三等功;1994年指挥侦破盗窃机动车团伙案,荣立公安部三等功;1995年侦破"12.27"抢劫杀人案,荣立个人三等功;1996年荣获"严打"个人三等功,被市公安局授予优秀侦查员称号;1997年被海南省公安厅授予省优秀侦查员称号;1999年荣立个人三等功。近年来获公安嘉奖5次,多次被评为区、市先进工作者,参与侦破案件600多起。在振东公安分局刑警大队任队长期间,荣立公安部集体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所在单位连年被评为省、市、区先进单位。

37.温州庄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男,温州市人,1961年出生。毕业于杭州大学企业管理专业,中国民主促进会温州市委员会委员,温州市第九届人大代表。1983年7月参加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1987年10月任温州华联服装厂厂长,1992年4月任温州金顶针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1996年2月任温州庄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其间,1997年获温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最高荣誉奖——企业经营者“金鹿”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