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历史人物(三国)三国时吴国人。约公元3世纪30年代生;公元4世纪20年代前后卒。天文学家。

陈卓青壮年时即任吴国太史令。他善于星占,精通天文星象,曾与吴国天文学家王蕃同时或稍后作《浑天论》,并于这一时期开始收集当时流行的甘氏、石氏、巫咸氏三家星官,进行汇总的工作。公元280年晋灭吴后,陈卓自吴都建邺(今南京)入洛阳,任晋国太史令。这期间他绘成了总括三家星官的全天星图,并写了占和赞两部分文字,还撰写了《天文集占》10卷,《四方宿占》和《五星占》各1卷,《万氏星经》7卷,《天官星占》10卷等占星学方面的著作。4世纪初,陈卓已从太史令职位上离任,但仍参与皇室天文星占事宜。公元316年,西晋亡,陈卓重返江东,于317年在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参与了元帝司马睿的立国,复为太史令。此后史籍中再未见到有关他活动的记载。

陈卓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是综合甘、石、巫咸三家源于战国或秦汉的天文学派所定的星官,将其构成了一个有283官、1464颗恒星的相对完整的全天星官系统。由于原著已佚,现在推求陈卓的工作情况依据的都是后代的作品,主要有《敦煌写本》中的“三家星经”和《玄象诗》中的“玄象诗”,唐代所编的《晋书》和《隋书》中的天文志及《开元占经》等。据这些材料分析,陈卓所定的全天星官系统中,石氏中外官共有93官,627星,甘氏118官,511星,巫咸氏44官,144星,加上二十八宿的182星,共283官,1464颗恒星。(由于依据的原始材料不同,各研究者所列星数小有差异。)研究表明,陈卓总三家星著于图录的大体步骤是,先以二十八宿为基础,再将石、甘、巫三家星去其重复,存其不同补入其中,对石、甘、巫三家星的重复者基本上采取先石氏、次廿氏、再巫咸氏的原则。

陈卓所总结的全天星官名数一直是后世制作星图、浑象的标准。据记载,刘宋钱乐之在元嘉十三年(公元436年)和十七年(公元440年)两次铸造浑象,都采用陈卓所定的数字,并用三种不同的颜色来区别三家星。隋代庾季才等人即以这种浑象为基础,参照各家星图,绘为盖图。7世纪末—8世纪初,又有唐代学者王希明作《丹元子步天歌》,以七字一句的诗句介绍了陈卓所总结的283官,1464颗星,并创造性地把全部天空分作三十一个大区,即后世流传的三垣二十八宿分区法。这一分区法一直到近代都是我国观测星象星象的基础。陈卓的全天星官系统由此沿用了1000多年。

2.历史人物(清,画家)(公元1634年─?),清代画家。字中立,号晚纯老人。北京人,长住江苏南京。他擅长画青绿山水,构图严谨,笔法细致入微,设色清丽淡雅,令人心旷神怡。传世作品有:《云山青嶂图》轴(落款“七十六纯痴老人”),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作品有《水邨图轴》、《玉堂富贵图轴》等。

3.南宋资政殿学士陈卓(1167—1252),字立道,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生于浙江鄞县,原籍兴化军莆田县崇业乡孝义里。其祖父陈膏,官太府少卿,徙居四明(浙江鄞县),甚为高宗所嘉,至大书屏间曰:“‘陈膏长厚,有古人风’。”膏传子居仁,特进宦游,娶朝议大夫居隐之女王氏,生六男,陈卓排行第五。陈居仁官至华文阁直学士奉政大夫。

庆元二年(1196年),陈卓官宣教郎,新知绍兴府余姚县。次年六月,丁父忧归四明守孝。后知江州,移宁国府。丞相弥远与卓早年有故旧,尝贻书于卓欲一见,卓谢而不往,弥远益器之。陈卓为翰苑官,草诏告中外,读者感动。嘉定十一年(1218年)春,李全率众归朝廷,诏以为京东路总管。宝庆三年(1227年)五月,李全叛,以青州降蒙古。卓为签书枢密院事,草褫叛臣李全爵,诏书至淮人益自励。

嘉定十七年(1224年),宁宗去世,史弥远假诏立贵诚为皇子,改名昀,扶其登基即位,是为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史升任宰相,独掌朝政九年,主持废济王竑,追夺其王爵。绍定年间(1228-1233年),卓官吏部尚书,同签书枢密院事,因鸣济王不灭之冤,与弥远政见不合,而意见与弥远相悖的大臣,亦纷纷被攻击去职。卓遂乞致仕,以资政殿学士还里,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开国伯。

端平元年(1234年)冬,陈卓六十八岁生日,邑人宗正寺主簿刘克庄赠《汉宫春》陈尚书生日词:“公似寒梅,向层冰积雪,越样清奇。仙溪前辈相望,可比方谁。百篇剀切(合事理),崇清老子庞眉。未可卷怀袖手,续平泉庄记,绿野堂诗。苦言譬如食榄,回味方思。嗣皇访落,怪鹤书,直恁来迟。烦借问,二童一马,几时入尉瞻仪。”寿词上片赞颂陈卓品格高尚,富有才华,福寿双全,为之祝寿。词之下片贺致仕闲居之老尚书早日返朝为国操劳,重展才干,表达对陈卓的敬重。

陈卓致仕居家,平生不营产业,惟以赞书所酬金筑世纶堂,闲居十六年。淳祐十二年(1252年),卓卒,年八十六,家贫,葬事不能具。其时,吴潜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闻之遂贻书制置使以助。卓配夫人林氏,有二子:长允修、次允坚。允修,字谨仲,以父荫福州通判,历知江阴军,朝议大夫,立太常少卿陈炜次子定孙为嗣,定孙力请谥于朝,乃谥“清敏”。

4.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直隶(今河北)任丘人。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任丘县公安局股长、中共任丘县委社会部副部长兼公安局副局长。建国后,历任河北省政治学校副校长、省公安厅副厅长,中国西藏工委社会部、政法部副部长,西藏自治区公安厅副厅长、公安局局长,中共西藏自治区区委副书记,司法部副部长,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兼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常务副会长。

5.成都理工大学副教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成都理工大学广告文化研究所副所长。1989年四川外语学院英语师范系本科毕业,1994年生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古代文化研究所,获文学硕士学位。长期致力于古代文学、中外文学、广告学教学和理论研究及广告学专业的教学管理工作。具有十八年高校教学经验,能运用英语讲授专业课。承担多项省级科研、教改课题,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发表论文:

1.《试论李攀龙绝句的艺术特色》(独撰)发表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索引。

2.《说杜甫〈望岳〉两句的意蕴》(独撰)发表于《杜甫研究学刊》,1999年第4期,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索引。

3.《谈谈合同写作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独撰)发表于《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五一》专号。

4.《试论陈子昂的“兴寄”说》(独撰)发表于《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期。

5.《李梦阳〈风雅什〉之我见》(独撰)发表于《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4期。

6.《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培养现代商务秘书》(合著、第一作者)发表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增刊》,2000年第1期。

7、《试析现代广告的语言文学内涵》(独撰) 发表于《当代文坛》2006年第6期。

8、《西部城市形象广告片的民俗文化元素——以成都、西安、桂林等为例》(独撰) 发表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9期。

参编专著:

1、《资治通鉴》(精华版),巴蜀书社1996年3月出版。

2、《现代广告与传统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主攻方向:古典文学、广告学、文化学

授课科目:古代文学、古代汉语、中外文学、广告学概论(双语课)、广告英语、广告史。

6.中央美术学院讲师男,1978年7月出生,研究生,中央美术学院讲师。主攻专业为“数码媒体”,他设计制作的影像作品曾获2002英特尔和三星数字影像大赛金奖。其作品《弦舞丹青》于2004年获得全国艺术院校大学生数码媒体大赛“最佳剪辑奖”、第十届全国美展银奖等多个奖项。2005年陈卓又以其动画作品《羿》获得全国艺术院校大学生数码媒体大赛全场大奖和CCGF中国数码艺术专业委员会大奖。

在百度贴吧里还设有陈卓吧

7.天津博物馆馆长198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博物馆学专业,历史学学士。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广博的专业知识,尤其在博物馆学与博物馆管理方

面具有开拓性研究能力,成果显著。同时,在博物馆陈列展览、古陶瓷、书画研究方面具有相当的功力,是我市文博界的业务中坚和学术带头人。曾获得“天津市宣传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新长征突击手”等项荣誉。近年来,致力于天津博物馆在新时期的发展、创新,为扩展天津博物馆的社会知名度作出了不懈努力。现任天津博物馆馆长(副局级)兼党委副书记。

8.江西樟树一凡人1980年出生于道教第三十三洞天的阁皂山。采阁皂山之灵气,聚九龙泉之精华。

此子生性聪顽,总有一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被誉为未来的律师法官。曾失足掉入桥下,蒙先人(或仙人)庇佑毫发无损。桥下怪石嶙峋,杂草丛生,此子哇哇大哭,却不是因突发事故,或心生恐惧,而是找不到那顶解放军的帽子,回家是要挨板子的。

待续……

9.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讲师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讲师,毕业于中南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部商务英语系本科教研室主任。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多年,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深受学生欢迎。主要从事英语教学法研究,参与编写了《涉外新编英语阅读》教材,该教材受到外语专业学生的喜爱。2004年获院青年教师多媒体课件设计大赛一等奖。

10.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传媒系表演教师

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现为四川师范大学传媒系表演教师,“O’ sole mio”文化餐饮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四川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四川音乐家协会会员。

在影视艺术方面,先后曾拍摄电影《我爱辣椒》、《救命48小时》、《小醉拳》、《铜马铁燕传奇》、《来不及道歉》、《山风》,电视剧《漂亮女人日记》、《希望不流泪》、《爱又如何》《唐诗三百首》、《好梦可圆》、《那一片菜花地》、《同龄子》等以及大量的公益或商业广告。

在音乐表演方面,曾参演歌剧《俄加美》,主演音乐剧《快乐的收费员》,在军艺主演歌剧《卡门》、《草原之歌》,分别扮演男主人公Don Jose和阿布扎。2004年参加全军文艺汇演。2005年参加驻京部队《神圣的使命》主题文艺汇演。2005年、2006年参加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毕业之歌》演出。自2007年以来在成都参与及指导各类商业、公益演出500余场。

在语言艺术方面,曾受聘成都经济电视台作节目主持人,还曾参与《阿足》《布尔什维克兄弟》《球迷》等多部影视作品的台词配音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