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年轻但功底深厚,著述颇丰,尤其善于MBA课程讲授。系统梳理《管理学原理》,把握重点,讲解清晰,深受学员好评。
王化成 百林顿计划培训项目认证教师 主讲《企业财务学》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副主任,会计学博士,副教授。著书10余部,在《财务研究》、《财务成本管理》等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根据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企业财务管理、资金结构的理论等一些专门性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新。
2.辽宁省广播电视局副局长(1953-)李晓光,男,汉族,1953年9月出生,1969年12月参加工作,197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辽宁省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
3.前南京军区三部副部长(1930-)原名李銧,又名李金光,诸城人。 1944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任滨海军区司令部测绘员。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张云逸秘书,华东军区调研室科员、副股长。建国后,曾任南京军区五局科长;并任江苏省溧阳县人武部副部长;福建军区三部、南京军区三部副部长。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总参谋部第三部荣誉证章。 1984年离休,被聘为南京军区学术委员会委员,参加编撰《苏中七战七捷》、《回忆谭震林》等专集。并担任《张云逸研究史料》编纂顾问。现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军区老战士书画协会会员。
4.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官员 (1922—1967)原名李仁修, 曾用名李玉华。桓台县西沙沟河村人。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10月任中共桓台县委书记,1948年任清河地委组织
部长。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华东贸易干部学校副校长、中央教育部工农教育局副局
长。1958年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党组书记。“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1967年
含冤去世。
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安徽六安人。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学习经历
1978.10—1982.6安徽大学物理系 学士
1982.8—1985.7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所 攻读硕士
1985.11—1989.1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所 攻读博士
2、工作经历
1977.3—1978.9 安徽六安县新安公社 下放知青
1989.3—1990.10 中国科技大学 博士
1990.10—1993.10 中国科技大学 副教授
1993.10— 中国科技大学 教授
1993.11—1994.11 日本东京大学访问
1997.6-1997.11台湾清华大学客座教授
1998.6-1998.11香港理工大学访问教授
1994.11—至今中国科技大学教授
3、获奖情况
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本人名列第二)、1995年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一等奖(第六名)、1996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本人名列第二)。
在氧化物钙钛矿材料(高温超导及氧化物巨磁电阻材料)电磁特性与微结构以及非晶态合金的力学性质与结构稳定性等研究中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1)判断性实验证明高温超导材料在磁场中超导相变的电阻—温度展宽效应主要归因于磁通运动而不是涨落。这对超导材料的强电应用有重要的科学意义。2)发现Bi系单晶存在两个转变,分别对应于材料中CuO2层内和层间的超导转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材料的载流能力与 CuO2层间耦合之间的关系。该结果为控制和改善超导电子器件性能提供了有效的途径。3)实验发现Bi系材料非公度结构调制及缺陷/无序散射对高温超导体的d波对称性影响,为探讨超导机理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4)在锰氧化物材料研究中发现自旋或团簇玻璃态等磁结构,在磁场作用下自旋或团簇玻璃态向铁磁态渡越等磁学行为。
已在如Appl. Phys. Lett., Phys. Rev. B, J. Appl. Phys. 等国际刊物上发表SCI学术论文98篇,并有专著“先进陶瓷物理与化学原理及技术”,(科学出版社,2001)。论文被他人引用87次。申请发明专利两项。目前,继续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国科学院等关于氧化物钙钛矿材料研究课题。1994年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并于1997年度又获得了追加经费的支持,1999年获中科院“百人计划”支持。
6.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授1965年11月出生,博士、教授、中科院长春光机研究所博士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重点学科带头人、日本长崎大学客座研究员、长春市第十届政协委员。
学习经历:
1983年9月~1987年7月,大学本科,吉林职业师范学院;1993年9月~1996年4月,硕士研究生,吉林工业大学;1998年9月~2002年12月,博士研究生,吉林大学;2003年8月~现在 中科院长春光机研究所博士后。
工作经历:
1987年7月~1993年9月 吉林职业师范学院电子系,教师;1996年4月~2000年1月 吉林职业师范学院电子系讲师;2000年1月~2005年11月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2005年11月~现在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授;2003年8月~ 中科院长春光机研究所博士后;2004年4月~2004年10月 日本长崎大学研究生院客座研究员。
教学工作及教学成果
先后主讲过《可编程序控制器》、《电机学》、《实用电工技术》、《检测与转换技术》、《电力拖动》、《计算机仿真技术》、《单片机》、《自动控制原理》、《EDA技术》、《MATLAB》和《智能仪器》等10余门课程。并多年承担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任务。先后承担省部教研项目4项。先后获得院教书三育人先进个人和优秀主讲教师各一次。
学术论文:
先后在国际和国内核心刊物以及重大国际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26篇,其中7篇被EI和ISTP收录
学术著作:
电子实验与电子实践,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11
科研工作:
近5年先后参加和承担国家级、省级重及院级科研课题16项,教研课题4项,共20项课题
奖励情况:
先后获得院教书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主讲教师和2002-2005年度科技先进工作者各一次。
7.山东大学副教授专业:骨外科
性别:男
职务 骨:外科主任
专业特长:
1983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山东大学副教授。
曾经两次赴日本留学,从事临床骨科工作20余年,主要擅长脊柱外科、骨肿瘤和创伤骨科的临床诊治工作。
主要开展的手术:
1、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或后路手术;
2、椎管内肿瘤摘除术;
3、脊柱侧凸矫形术;
4、脊椎肿瘤切除术;
5、腰椎内盘突出症微创骨髓栓摘除术;
6、脊椎损伤复位内固定术;
7、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神经根孔减压术。
8.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男,1965年出生,博士学历,唐山晶源裕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副教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日本一桥大学博士后。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兼EMBA中心副主任,受聘担任中国质量学会常务理事,发表《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等4部著译作、学术论文十余篇。
9.北京大学哲学硕士北京大学哲学硕士,《大学生》杂志编辑,主要关注大学生就业、考研、留学、考证等问题,除编辑《大学生》杂志的这方面栏目外,还编辑过《考研胜经》、《最吃香的N种认证》和《能力博士》等增刊。
2007年成为该杂志副主编,分管发行工作。为处级干部。
10.烟台大学教授烟台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教授,经济学博士,从事制度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研究 。承担过教育部留学基金课 题。省社科规划课题,省教育厅课题,为烟台地域经济发展进行过咨询研究。
11.辽宁省建筑副总工程师1982年毕业于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8月来我院从事结构设计工作,现系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教授级高工。现任我院结构副总工程师、辽宁省建筑标准设计技术委员会委员。
二十余年来一直在一线从事结构设计工作,积累多年设计工作经验,先后主持和参加许多项大中型工程设计并多次获奖,主持编制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抗震构造》辽2002G802获国家第七届优秀工程标准设计铜奖、省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作为结构专业负责人设计了丹东工商行房屋开发公司公建楼,获省优秀设计三等奖;鸭绿江杯市优秀设计一等奖;省交通勘测设计院设计工作楼,获市优秀设计三等奖;丹东移动通讯公司通讯机房设备楼,获沈阳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三等奖。先后在全国会议、专业书刊上发表了论文“旧区内高层建筑深基础设计”、“利用TLD减小高柔结构多振型地震反应的研究” 、“辽宁省交通设计大楼基础设计” 、“结构减小柱断面的探讨” 、“结构设计在市场经济浪潮中遇到的新问题” 、“相临建筑结构的模糊振动控制”等7篇论文,其中“高层建筑地下深基础桩墙合一----自支护逆作法设计体会”获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12.首都医科大学研究员男,博士,研究员,党员。现任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首都医科大学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1984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1991年-1993年,在日本京都大学再生医学科学研究所留学,从事人工神经和人工气管研究。回国后,一直从事应用组织工程学方法修复神经系统损伤的研究和大蒜油提取物GO诱导人胃癌细胞分化和凋亡的研究。社会兼职:北京市组织工程学会理事,北京市神经科学学会理事。
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李晓光):
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应用组织工程学方法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
项目批准号: 30270389 起止年月: 2003年01月至2005年12月
二.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组织器官工程”重大专项:组织工程神经的临床应用及产业化研究 课题编号: 2003AA205003 起止年月: 2003年09月至2005年12月
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应用生物材料系统修复脊髓损伤的机理及应用研究
项目批准号: 30330220 起止年月: 2004年01月至2006年12月
四. 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组织工程化神经临床应用及产业化研究 项目批准号: 京科计发[2002] 599号 起止年月: 2002年08月至2005年8月
五. 基金项目: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应用组织工程学方法修复脊髓损伤的机理和应用研究起止年月: 2004年01月至2006年12月
六.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应用组织工程学方法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 项目批准号: 30170312 起止年月:2002.1-2005.12
七.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高技术产业发展基金:应用组织工程学方法修复神经系统损伤的研究 项目批准号: 计高技[1998]2444号 起止年月:1999.1-2001.12
八.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应用组织工程学方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 项目批准号: 39870191起止年月: 1999.1-2001.12
九. 基金项目: 国家95攻关博士基金:大蒜油诱导人胃癌细胞分化和凋亡及相关基因的研究项目批准号:国科生命字[1998]8号 起止年月:1999.1-2001.12
十. 基金项目: 国家教育部重点项目: 生物活性载体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 起止年月: 2002.1-2005.12
十一. 基金项目: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应用组织工程学方法修复长距离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 项目批准号:kz200310025008 起止年月: 2002.1-2005.12
十二. 基金项目: 海洋863项目 子课题负责人
项目名称: 用于组织修复的海洋生物材料的开发研究起止年月:2001-2005
13.吉林省人民医院副教授主任医师、 副教授 。1980年毕业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专业。1992年参加卫生厅技术骨班研修二年毕业。从事骨科20余年发表论文40余篇。中华级杂志发表10余篇。主持编写骨科专著二部。获骨科专利二项。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项,卫生厅新技术奖三项。2001年将完成省科委中标课题一项。研究设计治疗小儿、大龄先天性髋脱位术式“颌式髋臼指数”“翻转造盖术”能明减小髋臼指数,手术时间短,术手髋关节稳定不复发。对大龄患者同时配合股骨短缩截骨术,最大年龄做到15、5周岁。对3岁以下病人设计,万向式儿童髋关节自动复位固定架,该架能使髋关节自动复位病人无任何痛苦。以上设计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卫生厅新技术二等奖。文章发表在全国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人工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根据病人实际选择假体、符合病人生理,手术熟练固定确定。研制间盘切刀,对间盘突出手术,间盘摘除、彻底。对骨质增生,韧带钙化可一并切除。手术时间短,无并发症。四肢骨,关节骨折采用无创,微创技术,内科愈合快。治疗大腿恶性肿瘤,设计避免截除小腿旋转上移,用小腿代替大腿,用踝关节代替月关节功 。
14.齐齐哈尔医学院副教授男,骨外科副主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1987年毕业于佳木斯医学院。兼任黑龙江省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关节损伤和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东北三省脊柱损伤专业委员会委员、齐齐哈尔市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赴南京鼓楼医院进修骨外科及椎间盘镜微创手术。获省科技进步奖三项、新技术奖10余
15.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副教授男,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副教授,专业:临床神经病学及分子神经病学(神经遗传学、神经免疫学及神经病理学),主要研究方向:肌萎缩侧索硬化及其他运动神经元疾病,线粒体疾病。
16.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图)李晓光,男,汉族,1955年7月出生,黑龙江巴彦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南开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专业),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副研究员,高级政工师,1974年4月参加工作,197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街道办事处主任、工委书记,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中共朝阳区委常委、副区长,中共崇文区委副书记、区长,中共崇文区委书记,2004年1月任中共崇文区委书记、崇文区大人常委会主任,2006年1月任中共崇文区委书记,2008年12月任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中共十七大代表。
17.中图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李晓光,男,汉族,1977年2月出生,内蒙古乌兰察布人,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有译著《帽子巧饰》,译作散见高端时尚、文化类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