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靖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人物简介明代藩王——庆靖王,名朱栴。 朱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六子,洪武十一年(1378年)出生于京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母亲是明太祖的妃子余贵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栴被册封为庆王,封地庆阳(今甘肃庆阳市庆城县)。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受命西来”,之国庆阳。当年,又奉命“自庆阳徙居韦州”古城,“居之九年”。洪武三十四年(1401年),再奉命“移居宁夏(今宁夏银川市)”,长住36年,正统二三年(1438年)病逝,终年61岁,葬于韦州罗山,谥曰靖,史称庆靖王。其后代袭封庆王爵位,传十世,庆王府在宁夏总共251年。朱栴曾受命主持宁、庆、延、绥、四卫军务,统率数万军队,负责边镇安危,实行军屯,建王府庄田。以宁夏府公署改为庆王府,在宁夏城大造园林,广修寺庙,兴学。一生乐于吟诗填词、选文撰志、成就斐然,被誉为“才子王爷”。撰修宁夏第一部方志《宁夏志》开宁夏修志的先河。

人物生平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十三日,册封为庆王。二十六年(1393年),本应移驻封地宁夏镇城(今宁夏银川),因为当时宁夏地近边外,是一个新设立卫所的战区,尚难保障亲王的安全和承受王府庞大的经济负担。朝廷命令庆王暂时改驻韦州城(今宁夏同心韦州镇),就近由延安、绥德的租赋供给,并授权庆王管理庆阳、宁夏、延安、绥德诸卫军务,负责镇守塞上疆土。二十七年(1394年)“册指挥孙继达女为庆王栴妃”。于是庆王在韦州成婚并居住长达九年的时间。在宁夏军卫建制完善,屯垦经济发展和边塞大局稳固以后,于建文三年(1401年),朝廷命亲王迁往宁夏镇城,暂时以宁夏卫衙署作为临时王府。永乐五年(1407年),朝廷派内官太监杨升,工部主事刘谦、王恪和钦天监阴阳刘俊卿到宁夏,共同负责筹备建造新王府事宜。但是庆王当时思亲求返内地相当心切,自己阻止了建造王府工程。当南迁要求被朝廷一次次拒绝以后,他才对王府陆续进行扩建,使这座新王府成为当时塞上壮观宏伟的建筑群。

庆王府位于镇城南薰门内大街西侧,是一座坐朝南的庞大建筑群大内之后为王府花园,园中有迎宾馆、逸乐园。园中建有楼台亭榭,湖光山色,奇花异卉,姹紫嫣红,是庆王把江南园林移植于塞北的一次尝试,也是明朝塞上人工园林的代表之作。

庆王生于南国,十分眷恋江南的秀丽风光,为了消遣自娱,吟诗会友,他又把镇城清和门(东门)外、红花渠东畔的王府果园,改建成为一处大型游乐园,并亲自给这所新园命名叫“丽景园”。园内建有芳林宫、望春楼、群芳馆、大觉殿和众多水榭亭阁,诸如芳意轩、清暑轩、拟舫轩、凝翠轩,以及望春亭、水月亭、清漪亭、涵碧亭、湖光一览亭与杏庄、菊井,桃蹊、月榭、碧沼、凫渚、鸳鸯池、鹅鸭池等;园东有延庆寺;园南有小春园;园西临红花渠,过渠就是宁夏镇城;园北建有青阳门,门外另辟大型水上乐园一处,名叫“金波湖”。大湖之西有临湖亭,北有鸳鸯亭,南有宜秋楼,环湖“垂柳沿岸,青阴蔽日,中有荷芰,画舫荡漾,为北方盛观。”庆王接待朝使钦差,宴请宾客,会友吟诗和春日寻芳,夏时避暑,秋夜赏月,冬令踏雪,无不在此园内。所以庆王和巡边大臣,以及骚人墨客们在园中有许多吟对和美文产生。

朱元璋死后,因太子朱标先他而去世,皇位便由皇长孙朱允炆继承。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即朱栴的四哥)不服,发动一场所谓的“靖难”革命,从侄儿手中夺取帝位,改元永乐(1403年)。朱棣为了防止其他藩王效仿他的手段,威胁他的权力,一上台就把父亲原定的“以同姓治异姓”(封皇子皇孙为藩王)的基本国策,改变为“以异姓治同姓”(把贴身太监分别派到全国各地对宗室和镇守文武大员进行监督)。所以庆王此时的处境大不如以往,权力被削夺,失去了往日的威风,仅仅只是个摆设而已。晚年的庆王曾一再要求回归家乡,而每次都被朝廷以“不违祖训”加以拒绝。这时他的内心非常痛苦,加之思念亲人,怀望故土和病魔缠身,情绪非常郁闷,几乎绝望了。如他在《长相思·秋眺》一词中写道:“水悠悠,路悠悠,隐隐遥山天尽头,关河又阻修。古兴州,古灵州,白草黄云都是愁,劝君休倚楼。”《捣练子》又写道:“风阵阵,雨潺潺,五月犹如十月寒,塞上从来偏节令,倦游南客忆乡关。”尤其是从《行香子》一词中,更可以看出,这时的庆王已仅仅把自己当作一名富家翁了。词曰:“五十之年,华发盈颠,得平安,感谢苍天。无忧无虑,即是神仙。有数厨书,万钟禄,万丘田。光阴似箭,冬冷春暄。尽今生,所事随缘,从他汗筒芳臭流传。但饥时饭,渴时饮,困时眠。”

正统三年(1438年),庆王郁郁成疾,一病不起,于八月初三日(8月23日)病逝在庆王府。享年60岁。谥“靖”,史称“庆靖王”。庆王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6朝,享藩47年。次年五月十三日,葬在韦州蠡山之阳,后来这里就成为明朝宗室庆藩一支的宗陵区。嫡长子朱秩奎继承王位,封为康王。

庆王朱栴正妃孙氏、次妃汤氏(后扶正)、妃魏氏等。共有6个儿子,都被封为郡王。庆藩一支封国宁夏长达251年,传亲王位历10世,册封亲王11人,世子1人;受封郡王爵位20人,传王42人;授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者,百人之多。宗族支脉繁衍,子孙蕃众,盘根错节,形成明代塞上庞大的封建特权集团。崇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占宁夏,末代庆王朱倬漼(未册封)和宗室成员都被处死,庆藩覆灭。

庆王朱栴“天性英敏,问学博洽,长于诗文”,著作有《宁夏志》2卷、《凝真稿》18卷、《集句闺情》1卷,自编的《文章类选》、《增广唐诗鼓吹续编》等共5种。另外,庆王的书法也是名闻遐迩,“其草书清放训雅,绝无俗碍,海内传重,视为珙壁”,可惜现今只有《宁夏志》和《文章类选》、《增广唐诗鼓吹续编》等书传世,其余都已失传。

朱栴诸子长子 朱秩煃 庆康王

次子 朱秩燽 靖宁王

三子 朱秩爃 真宁庄惠王

四子 朱秩炵 安化惠懿王

五子 朱秩炼 岐山悼庄王

六子 朱秩炅 安塞宣靖王

庆王世表庆靖王 朱㮵

庆康王 朱秩煃

庆怀王 朱邃坎

庆庄王 朱邃塀

庆恭王 朱寘錖

庆定王 朱台浤

庆惠王 朱鼒枋

庆端王 朱倪𤏳

庆宪王 朱伸域

庆王 朱帅锌

庆王 朱倬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