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酿酒专家朱梅(1909--1991),四川荣县人。1931年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曾先后入比利时酿酒学院与法国巴黎巴斯德学院,专攻酿造学。曾任烟台啤酒厂酒师,张裕葡萄酒公司副经理,台湾省酒业公司总经理,台北啤酒厂厂长、青岛啤酒厂厂长。建国后,历任山东省专卖公司工程师、轻工业部高级工程师。是我国葡萄酒、啤酒酿酒工业的首批专家之一。著有《白酒酿造》、《啤酒酿造》、《葡萄酒工艺学》等。
朱梅是中国第一代葡萄酿酒专家,三十年代在法国巴斯德学院专攻酿酒,后来对我国葡萄酒和啤酒工业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朱梅何以会到张裕主事,其中还有一段周折。
一九三四年,因负债过多,张裕公司抵押给中国银行,由烟台支行经理徐望之出任总经理。徐望之对张裕技术大权一直由外国人执掌颇为不满。洋酒师很善于“留后手”,每到发酵、勾兑的机密处,必定把在场的中国人借故支走。你越是想偷看,他越防贼一样地警觉,经常把一些重要原料的商标及外包装统统撕掉,让你摸不着头脑。
徐望之曾在《酿酒杂志》呼吁:杯酒之饮,何以不能自酿?生产之权,何以操诸人手?为了找到中国自己的酿酒英才,他时常悉心察访,四处打探。
一九三六年,朱梅学成回国,上海《申报》和《新闻报》立时发布了消息。徐望之得知后心中大喜,马上赶赴上海,通过《新闻报》编辑严独鹤、《申报》记者黄寄萍辗转找到了朱梅。
不速之客的来访使朱梅感到意外,加之他对张裕缺乏了解,一时面有难色。徐望之非但没有见怪,反而表现出极好的风度:“我们有啤酒厂和葡萄酒厂,可是技术人员都是外国人,我们希望您能与我们合作,请您去烟台工作。你可以先到张裕看看,能留下就留下,如果不愿意就回来,来回路费由我们负责。”
2.明朝大将军朱梅,号海峰,明末辽东广宁前屯卫(今绥中前卫)人。初任副将之职。为人朴实忠厚,办事精明干练。天启六年,在著名的宁远保卫战中,朱梅与袁崇焕一起,坚决抗击了后金军。他们视死如归,英勇顽强,终于以少胜多,击退了努尔哈赤的侵犯,捍卫了山海关与京师的安全。天启七年,他又与袁崇焕一起,击退了皇太极的侵犯,取得了宁锦大捷。
朱梅是坚决的主战派,他不仅是袁崇焕的有力助手,本人也做了不少抵御后金军入犯、整饬边务的工作。广宁失守后,情势十分危急,军心、民心不稳,都很惊恐,后金军又趁势要挟,索取大量赏赐。在这种情况下,朱梅慨然出抚,担起重任,就职山海关总镇。他在任上,恩威并施,妥善地处理了边事之争,安抚了百姓。为了加强防务,他还重修了长城,又招收降丁、抚恤难民,并大力开展屯田。这些措施,大大增强了山海关的防务。
由于朱梅镇守山海关有功,在他死后,明朝廷下谕旨祭奠,以表彰其功业。并在他曾经战斗和保卫过的地方——九门口的长城脚下,建造了这座规模很大的墓园。
朱梅墓园在绥中县九门口东南李家堡乡石牌坊村后。
墓园占地面积很大,前后长达三百余米。前部有分列左右的一对石华表,其后为一对石狮子,再后为石坊。坊为四柱三楼式,单檐庑殿顶,主楼四朵斗拱,侧楼两朵斗拱。主楼正面坊檐下刻“圣旨”二字,下面额板刻“名勒燕然”,其下又刻“左柱国特进光禄大夫赠太子少保前经理军务镇守蓟辽地方五挂将军印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海峰朱公承恩坊”,主楼后面额坊刻“华表忠勋”。坊上雕有飞凤,奔龙、鱼、马、羊、鹿等图纹。坊后为石制墓园门,园内中间有石铺甬道,两侧是石虎、石羊、石马和文臣雕像,其后有石雕龟趺座的高大龙首碑四通,再后有圆首碑两通。
最后是土筑坟茔,直径五米余,存高还有二米多。墓前有插屏式石雕墓表,刻阳文楷书十行,每行五字,其文为“明诰赠左柱国特进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前经理军务镇守蓟辽等处地方五挂将军印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海峰朱公墓”。
字体浑厚古朴,书法很精。这处墓园的雕刻,无论是石坊还是石狮、石人,整个石雕群,均具有结构严谨、气势浑雄的特点。它们造型逼真、形象生动,是辽宁地区很少见的明代晚期遗存。墓园占有很优越的地理环境,南面是渤海,与姜女庙仅数里之隔,遥遥相望,西面是九门口长城,并有沈山铁路和公路可达,交通也是很方便的。
3.天门市副市长朱 梅,女,汉族,1966年6月出生,1983年9月参加工作,1996年4月加入民盟,现任天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历任:湖北省二轻工业局工艺美术公司团支委、团支部书记、二轻局团委书记;民盟湖北组织部副主任科员、民盟湖北省委政研室主任科员兼主委会秘书、政研室负责人、民盟湖北省委办公室副主任、民盟湖北省委副秘书长、民盟湖北省委常委、秘书长。
4.厦门市南洋学院教师女,河南信阳人,中共党员,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2005 级硕士研究生.外语水平:大学英语 CET — 4级
教育背景:
200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艺术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5年考取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硕士研究生,攻读美术专业,兼修重彩画及综合材料,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设计教育
主要研究成果:
●2007年5月,标志设计“编读往来”发表于《厦门大学报》,第 732期;
●2007年6月,刊头设计“理论纵横”发表于《厦门大学报》,第734期;
●2007年6月,标志设计“主编会客厅”发表于《厦门大学报》,第735期;
●2007年6月,标志设计“李静读报” 、“沟通”、“身边的感动”发表于《厦门大学报》,第739期;
●2007年7月,刊头设计“校报帮你说”发表于《厦门大学报》,第740期;
●2007年11月,论文《DBAE美术教学理念对我国美术教师的启示》发表于国家级艺术类专业学术期刊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杂志第2期(总第81期),刊号CN45-1077/J;
●2007年11月,论文《校外美术教育的几种新形式探讨》发表于《新视觉艺术》学术教育杂志第8期,刊号CN 32-1756/J;
●2008年1月,论文《论矢量时尚类插画的艺术创作语言》发表于国家级核心期刊《装饰》杂志,2008年第1期,刊号CN 11-1392/J;
●2007年,参与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当代美术教育学》的编撰工作。
社会工作与实践:
2006年3月,为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学生讲授《现代美术教育学》课程;
2006年4月-6月,担任厦门市园南小学的美术教学工作;
2007年5月-至今,担任厦门市美术馆少儿美术绘画班的教学工作;
2007年9月—至今,担任厦门市南洋学院教师。
5.北京中医医院医生朱梅,女,硕士,北京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第三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刘琨继承人。
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获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从事中医临床一线工作16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院第三临床医院进修西医妇产科一年。师从老师刘琨学习5年,随诊左右,获评师承优秀论文奖。继承老师刘琨顾护阴血、调和阴阳的学术思想,对治疗闭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功能性不孕等疾病有独特的见解。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译文数篇,参加著书4部,发表科普文章多篇。
朱梅,蜀山人物之一,嵩山二老中一老,名叫赛仙朔矮叟。
朱梅举动滑稽,最爱偷偷摸摸和别人开玩笑,既有神出鬼没之能,又能隐形藏真。有一位剑仙,曾送了他一个外号,叫赛仙朔。因其身材矮小,又称矮叟。此人原在青城山得道隐居,一日在嵩山少室寻宝,遇见东海三仙中追云叟白谷逸。两人都是剑术高深,道法通神,性情又非常相投,从此结为至交,合称嵩山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