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无聊心绪”是为《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的意旨所在。如何表达的呢?上片用风吹护花铃声,泉声雨声的“不堪听”去衬托。下片则径自写怀。结处说不甚分明的梦境或可宽解,但恼人的声响又催人梦醒,这就加倍地写出心绪的无聊了。

作品名称:

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

创作年代:

清代

文学体裁:

作者:

纳兰性德

目录

简介作品原文作品注释

简介清代诗人纳兰性德(1655-1658),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正黄旗满州人,大学士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幼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公元1676年(康熙15年)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1685年(康熙24年)患急病去世,年仅31岁。纳兰性德去世后,被埋葬在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1]

作品原文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

晚来风起撼花铃①。人在碧山亭。愁里不堪听。那更杂、泉声雨声。

无凭踪迹②,无聊心绪,谁说与多情。梦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梦醒。[2]

作品注释①花铃:即护花铃。参见《台城路·洗妆台怀古》注⑨。

②无凭踪迹:踪迹全无,难于寻觅。无凭,无所凭据,即无法寻找。宋晏几道《鹧鸪天》:“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