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人物简介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主任,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兼职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担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骨科学组委员。

工作经历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同年分配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工作。1988年晋升主治医师,1993年晋升副主任医师,2000年晋升主任医师。

郭源从事小儿骨科专业23年,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儿童运动系统损伤、先天性及发育性畸形、儿童骨肿瘤及类肿瘤疾患等诊断和治疗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医疗理念小儿骨折不必“严丝合缝”有时候,医生自己在放射线的照射下给患儿进行了满意的复位,但一些家长们看了片子却认为骨折端没有“严丝合缝”。其实看似并没有百分百对位对线的骨折端,只要“挂”上了,“勾”紧了,就会自动严丝合缝地塑形,因为骨折病人特别是处于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具有强大的改造塑形能力,等数周后再照片子看,往往效果会令人感叹:“塑形真好!”小儿骨科不是成人的“袖珍版”很多骨科医生,特别是基层的骨科医生往往忽视了小儿与成人的不同,把治疗成人的原则和方法错误地用到小儿身上。造成肢体缩短,比如一腿长一腿短;或造成骨关节成角畸形,即俗话说的“骨头接歪了”。小儿骨科不能是成人的“袖珍版”。因为儿童正处于不断生长发育中。儿童靠什么长个儿?就是靠存在于骨头和骨头之间的那块生长板――骨骺。如果像治疗成人患者那样,把患者的骨骺也用钉板钉上,小孩的骨头就再也长不了了。这种损害将是终身性、毁灭性的。

医界前沿自从中国骨科创始人孟继懋教授于41年前创立中国第一个小儿骨科专业组——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专业组,发展到作为亚洲最大的小儿骨科发展中心,小儿骨科的医生们几十年来坚持着孟继懋“能闭合复位决不动刀手术”的理念,使75%的骨折患儿不做手术,采用保守治疗恢复健康。让患者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医生宁可反复“吃”X射线这已成为“圈子”里人们共同的追求。

小儿骨科已完成多种高难度小儿骨折手术,其中先天性髋脱位手术达1500多例,为国内之最。小儿骨科医生可谓“个人全能”,不仅要会治疗创伤,还要会矫形,对手外、骨肿瘤等疾病都要“拿得起来”。来自各地的“医源性损伤”患儿亦来这里做“再加工”。北京市只有三家医院拥有小儿骨科专业队伍,而设有小儿骨科急诊的只有北京积水潭医院一家。自小儿骨科急诊成立那一天起,医生就像穿上“红舞鞋”一样,没有停歇过一分钟,尽一切努力保证所有的患儿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