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指溶解在水中的氧含量。其含量与空气中的氧分压、水温有关。一般而言,同一地区空气中的氧分压变化甚微,故水温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水温愈低,水中溶解氧含量愈高。清洁地表水的溶解氧含量接近饱和状态。水层越深,溶解氧含量通常愈低,尤其是湖、库等静止水体更为明显。当水中有大量藻类植物生长时,其光合作用释出的氧,可使水中溶解氧呈过饱和状态。当有机物污染水体或藻类大量死亡时,水中溶解氧可被消耗,若消耗氧的速度大于空气中的氧通过水面溶入水体的复氧速度,则水中溶解氧持续降低,进而使水体处于厌氧状态,此时水中厌氧微生物繁殖,有机物发生腐败分解,生成NH3、H2S等,使水发臭发黑。因此,溶解氧含量可作为评价水体受有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程度的间接指标。我国的河流、湖泊、水库水的溶解氧含量多高于4mg/L,有的可达6~8mg/L。当水中溶解氧小于3~4mg/L时,鱼类就难以生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