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语言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定义地理语言学是普通语言学的一支,是指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专门以绘制地图的方式来研究语言(或方言)的地理分布和差异的学科。它把某语言集团的地理位置和该语言集团的历史发展联系起来研究,阐述一个区域中某地区的语音、语法和词汇在类型上是怎样相似的,在此基础上研究语言或方言的分类,以发现语言变迁的痕迹。其目的是研究语言的历史。[1]

来源1876年,欧洲青年语法学派的一员德国语言学家温克尔(G•Wenker)证明了音位法则的规律性,并试图 利用这种规律以及其他方法来弄清德国语言中方言的分界线。他的这种想法虽然没能成功,但是,他却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即音位变化的规律因词而异、同语线也错综复杂,因而不能划出一条明确的方言边界线。地理语言学也就是在这样的命运中诞生的。法国语言学家吉耶龙(J•Gillieron)自1897年起,在他人的帮助下,历时四年半,完成了著名的《法国语言图册》。他在本图中描写了语言的各种生态、提出词的分布与传播、民间语源等理论,创立了地理语言学。

调查方法地理语言学的研究主要采取调查不同语言点(或方言点)的方法,根据调查的结果标出同语点,再以地理学上划分等高线的方法划出同语线,绘制成图,从而表示出一种语言(或方言)在整个地区或局部地区内的差异。现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罗马尼亚、丹麦、比利时等国都有了自己的语言地图,我国也和澳大利亚合作绘制了《中国语言地图集》,分中文、英文两个版本出版。

地理语言学的不断发展为自己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即尽快拿出一个全面的语言演变模式来解释语言(或方言)间的界线、分布情况以及语言(或方言)演变的趋向等。

地理语言学与历史语言学、方言学、社会语言学、地理学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