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安组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简介通安组为地层名称,1957年四川地质局通安地质队命名。命名地点为四川会理县通安,参考剖面位于四川会理县黎溪。

沿革1957年通安地质队命名为通安片岩,归昆阳群;1966年四川地质局区测队1:20万永仁幅将昆阳群改称会理群,并建立通安组(从河口组上部分出);《四川省地层表》编写组(1974)将通安组细分为相当昆阳群的因民组、落雪组、黑山组(鹅头厂组)、青龙山组(绿汁江组);1983年四川前震旦系总结报告(杨暹和等)将会理群的涵意重新厘定,仅限于原河口组之上的地层,河口组改称河口群并自下而上分为大营山组,落凼组、长冲组;四川省地矿局(1991)未采用上述方案仍将通安组归于会理群。

特征为一套含炭质沉积变质岩夹少量变质火山岩。最下部为紫灰、紫红色变质长石石英砂岩与云母片岩、绢云片岩、千枚岩、炭质板岩,局部夹白云大理岩和钙质板岩,岩层中具斜层理,并产微古植物Trematosphaeridium等属;中下部以淡灰白色白云大理岩、硅化白云大理岩为主,夹少量千枚岩、板岩、铁质变砂岩或铁矿透镜体,普遍含铜并含叠层石 Conophyton f., Kussiella f., Colonnella f., Cryptozoon f.等,厚20~513m;中上部主要为炭质绢云千枚岩及板岩,夹结晶灰岩、白云质灰岩(或白云大理岩、大理岩),并夹赤铁矿透镜体及变质砂岩等,富含微古植物Pseudozonosphaera, Stenomarginata,Micrhystridium, Trachysphaeridium,Asperatopsophosphaera,Polyporata,Quadratimo-rpha等属,厚2523~2954m;上部主要为结晶灰岩(或大理岩)及白云质灰岩夹少量千枚岩、板岩,局部地区大理岩中有铜矿化,含叠层石,厚625~2100m。与下伏河口组及上覆淌塘组均呈整合接触。该组主要出露于四川会理、通安等地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